英語問題關乎香港地位

2019/03/21 04:12:45 網誌分類: 生活
21 Mar
          中國網紅作家花千芳發表「英語於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是廢物技能」論,遭到中國首富之子王思聰反駁,雙方爆發罵戰,由於觸及社會不同階層的衝突,引起網民的興奮圍觀。

          所謂不同階層的衝突,是因為王思聰身為赫赫有名的富二代,認為花千芳這番言論,有如坐井觀天,觀點狹隘,嘲諷其「沒有出過國」,按照中國當代流行語的邏輯,言下之意,即花千芳是沒見過世面的土鱉。關鍵是,土鱉和海歸之區分,漸成社會階層分化的不同象徵,因此,這位網紅作家憤怒還擊,代表「絕大多數未曾出過國的中國人」,聲討以王思聰為代表的中國富二代「看不起窮人」,借題發揮,將英語推到了社會衝突的「風口浪尖」。

          但是花千芳這番論點,自有其社會現實意義,不完全是譁眾取寵,也不是無的放矢,而且和香港息息相關,值得特區管治精英反思甚至警醒。

          因為香港特區定位「亞洲國際都市」,標榜兩文三語,所謂國際都市,以英語為官方語言之一,顯然是一條重要標準。香港是一個實用主義的商業城市,學英語,感情文化因素淡薄,以實利考慮為主,因為學好英語,便於到海外升學,以及日後在使用英語的跨國大公司求職。英語之於香港,其實是「有奶便是娘」的現實選擇。

          風水輪流轉,中國已經崛起,英國衰落,前往英美高等學府的中國留學生,人多勢眾,小圈子不斷擴大,平時吃中菜,看中國電視劇,在校內也自顧用中文交流,學英語的必要性已經大打折扣,只視一紙西方大學的畢業證書,為其回國後謀求高薪厚職的敲門磚,趨勢如此,令這位花千芳,對大多數中國留學生在短短幾年留學期間,到底學得多少英文有所質疑,在所難免。

          今天香港特區極力鼓吹大灣區,香港的定位突然從原來的「亞洲國際都市」,變成大灣區一份子,已經發生本質變化。花千芳又稱,「為英語吶喊的人,無非是行業從業者,和一部份思想上自我矮化的奴隸」,切中香港的軟肋,因為香港之「發跡」,很大程度是借助通英語的優勢,充當國際買辦,其實和「行業從業者」無異。但未來的大灣區需要中文和普通話,則香港下一代學英語的必要,確實可圈可點。而香港一向推崇所謂「兩文三語」的優勢——其實僅僅是通英語而已,立即無用武之地,若用中文和普通話為標準來衡量,則香港在大灣區內不但沒有語言優勢,反而處於劣勢,城市地位不可不謂面臨重大挑戰。

        陶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