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289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2019/03/22 13:26:10 網誌分類: 教育
22 Mar

master曾

289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我們的目標:

1引導香港人用規範化的語法講「地道」的普通話。

2恊助新移民學習講「地道」的廣東話。

https://www.facebook.com/tsangmaster9449/mastertsang五星級中文加油站

https://mastertsang.blogspot.hk/2013/08/2谷歌網站中國語文知識

https://blog.stheadline.com/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曾

http://mastertsang1.com/五星級語文工作室官方網站中國語文知識

4671)普通話說:徒費無益(tú fèi wú yì)

解說:

徒費無益是漢語成語,意思是白費勁,沒有一點用處

出處1明馮夢龍清蔡元放《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一回:「赧王出兵一番,徒費無益。富民俱執券索償,日攢聚宮門,嘩聲直達內寢。」

出處2蔡東藩《唐史演義》第八十八回:「南蠻遠遁,邊徼無虞,多留戍兵,徒費無益,不如各遣歸本道。」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嘥氣(意思是浪費氣力、白費勁)

 

4672)普通話說:痴迷(chī mí)

解說:

痴迷意思是入迷到呆傻的程度;沉迷不悟。

出處1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這其間枉了我再三相勸,怎當他痴迷漢苦死歪纏。」

出處2《紅樓夢》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發燒友

是形容對某項事物狂熱痴迷的詞語。

發燒友是形容“痴迷”於某件事物的詞語。

發燒友”這個叫法源自於香港,是香港人對早期的“音響器材愛好者”的稱呼。但是後來慢慢演變成泛指對某些事物具有特別愛好的人群的統稱。按發燒友的喜好大致分為QQ發燒友、電影發燒友、微博發燒友、電子發燒友、音響發燒友、手機發燒友、電腦發燒友等。

一般指某些行業或某些活動與物品的愛好者,正常情況下,發燒友的意思就是共同愛好者,可理解為志同道合的人。只有對某些行業或某些活動的愛好和熟悉程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才會被認同為發燒友·。發燒友就是對一個事或物的喜歡到了狂熱的程度。

這個詞語是發源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音響器材愛好者。由於香港天氣炎熱,當時冷氣仍未普及,這群音響器材愛好者每次把玩器材,欣賞「靚聲」之際,均被以膽機為主的音響弄至滿頭大汗,滿臉通紅,好像發燒(感冒)一樣,久而久之他們就自稱為「發燒友」了,社會大眾亦接受了這個等同「音響器材愛好者」的俗稱。經過時間的洗禮,這個名稱已不只是獨指音響器材愛好者了,慢慢演變成泛指對某項事物具有特別愛好的人群的統稱,如「攝影發燒友」、「卡拉OK發燒友」等等。

 

4673)普通話說:唱籌量沙(chàng chóu liáng shā)

解說:

唱籌量沙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將沙當作米計量,並高呼所量的數字(以透露給不知內情的人)。

原指製造假象,以穩定軍心,迷惑敵人。指以假充真,或把無用之物

當作有用之物。比喻製造假象,迷惑敵人,來穩定軍心。亦作“唱沙作米”、“唱米作沙”。

出處1《南史· 檀道濟傳》:「道濟夜唱籌量沙,以所餘少米散其上。及旦,魏軍謂資糧有餘,故不復追。」

出處2清·俞萬春《蕩寇志》第七十二回:「那時同了你高飛遠走,他怎生奈何我?這叫做唱籌量沙的計。」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造馬(意思是造假)

 

4674)普通話說:缺斤短兩(quē jīn duǎn liǎng)

解說:

缺斤短兩是成語,是指做買賣時貨物短缺分量。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分量不足

出處王朔《我是你爸爸》:「人家來轉轉,你們就吆喝著非拉著人家買,人家真買了就缺斤短兩坑人家。」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呃秤

 

4675)普通話說:炙冰使燥(zhì bīng shǐ zào)

解說:

炙冰使燥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用火烤冰,想使它乾燥。比喻事情辦不到。

炙:烤。用火烤冰。

出處《抱朴子·刺驕》:「慾望蕭雍濟濟,後生有武,是猶炙冰使燥,積灰令熾矣。」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上西天告佛

(意思是量你辦不到。)

 

4676)普通話說:破戒(pò jiè)

解說:

破戒指信徒或教徒違反宗教戒規,泛指違反戒約。

出處1宋 陸游 《買魚》詩:「夏與僧同粥飯,朝來破戒醉新秋。」

出處2明 黃姬水 《寄張友于吳山讀書》詩:「破戒常持社中酒,損囊曾買路旁松。」

出處3老舍 《四世同堂》十七:「停止看報,對於他,是個相當大的折磨,幾乎等於戒煙或戒酒那麼難過。可是,他決定不破戒。」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打爛齋鉢

(意思是違背宗旨,破了戒。)

 

4677)普通話說:調嘴弄舌(tiáo zuǐ nòng shé)

解說:

調嘴弄舌是成語意思是背地裡說人閒話,搬弄是非。

調嘴:耍嘴皮。

出處1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這早晚,東方將亮了,還不梳妝完,尚兀子調嘴弄舌!」

出處2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四回:「你出去了幾時,那杜興十分放肆,不時進來調嘴弄舌,要來欺騙我,沒些尊卑。」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口水多過茶

 

4678)普通話說:放任自流(fàng rèn zì liú)

解說:

放任自流是成語,意思是聽憑自然的發展,不加領導或過問。

放:放縱;不加約束;任:聽憑;任由;自:自己;獨自;流:流動;發展。不加約束;聽其自然發展。

出處《淮南子·修務訓》:「夫地勢水東流,人必事焉,然後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穀得遂長。聽其自流,待其自生,則鯀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甩繩馬騮—冇王管

字面意思是脫了繩套的猴子(甩:脫),比喻非常調皮而難以約束的孩子。抓佢唔到,到處亂跑,蹤跡難尋的人。

馬騮天性好動,廣東話與其相關嘅俗語大多亦借用此意思。例如,好動嘅細路稱爲「馬騮仔」,孩童到處亂闖而無人能約束管教者,更係「甩繩馬騮—冇王管」。

舊時俗例,立春過後就叫新年。新一年係猴年,廣州西湖路中心花市正門設一雕塑,一猴騎上馬背,據說寓意「馬上封侯」。

此「借字寓意」來自北話,「馬上」乃「即刻」之意,「猴子」借寓「侯」,以廣東話爲母語者共鳴較少。粵人稱「猴」爲「馬騮」。據「正字學者」所講,馬騮最早寫成「馬留」,而「馬留」又與「猱」(讀[naau4])有關,難得音義皆近,於是乎「馬騮」算係有個來歷。

 

4679)普通話說:丟臉(diū liǎn)

解說:

丟臉,指失去體面、好感或榮譽。

出處1魯迅 《且介亭雜文·面子》:「這有一條界線,如果落到這線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作丟臉。」

出處2老舍 《駱駝祥子》十八:「那些拉著買賣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於丟臉,不敢再跑,只低著頭慢慢的走。」

出處3巴金 《秋》二:「我只求他們少給爺爺丟臉。」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白鼻哥陪考—聽丟架

()在粵劇及其他劇種中,扮演反派角色的,大部分在鼻子正中畫上一塊白色的“豆腐印”,人們都稱他為“白鼻哥”。

這塊“豆腐印”是有一段來歷的:據說唐明皇喜歡看戲,宮中建有戲台,文武大臣多數精嫻音律,擅於吹打彈唱,還畫得一手好臉譜。

有一次,唐明皇要看戲,恰巧有幾個大臣因事不能參加演出,缺少幾個扮演小丑的角色。怎麼辦呢?

唐明皇就命宮裡的小太監扮演,而偏偏這幾個小太監笨頭笨腦,不會畫臉。

可是皇帝的命令不敢違拗,臨近開場,小太監急得沒辦法,只好弄來一塊方玉,在四角上打了四個孔,穿上線,掛在臉當中,勉強出台演了這齣戲。唐明皇看了不但不怪,反而覺得十分有趣。

從此,戲班中扮演小丑的角色,多是模仿小太監的扮相,以白粉代替方玉,在鼻子正中畫上一塊“豆腐印”。

 

4680)普通話說:自身難保(zì shēn nán bǎo)

解說:

自身難保是成語意思是自己保不住自己。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我想江西不沉卻好,若沉了時節,正是泥菩薩落水,自身難保 ,還保得別人?」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白蟻蛀觀音—自身難保

 

4681)普通話說:一根筋(yì gēn jīn)

解說:

 “一根筋”是人們對於某些人的性格偏執或固執、死板不開竅、認死理不知變通、做事“一條道跑到黑的人”的一種形容;

從完整的意義上說,具有“一根筋”脾性的人,即能做出壞事也能成就好事,由於執著和頑強的持之以恆,最終達到成功的目標就是好事,

因為死板和執迷不悟而錯過成功的機會錯過成功的岔路口造成最終的失敗就是壞事,

所以這個形容詞具有多義性,既有褒義也有貶義也有中性義,不能一刀切式的輕易下定論。

一根筋是認死理的不妥協。不妥協的前提是他們深入地思考過後,變成無欲無求,不願變通的原因是覺得這樣做有悖自己高尚的道德觀念。

一根筋是撞完南牆撞北牆的不認輸;

一根筋是一條道走到黑的不聰明;

一根筋們憑著最複雜的腦筋卻企圖將事情做到最簡單;

一根筋們偶以假不正經的姿態製造著街知巷聞的事端;

一根筋是一種態度,它滋生於一小撮人,他們永遠也成不了一支隊伍。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死牛一邊頸

形容然明明理虧仍然強詞奪消,或明知有錯仍不願改正,死不認錯;

如果就字面意思理解的話就成了「死了的雞,雞腳還撐開鍋蓋(死雞扛起飯)蓋)”

 

4682)普通話說:不同凡響(bù tóng fán xiǎng)

解說:

不同凡響是成語,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凡響:平凡的音樂。

出處魯迅《墳·摩羅詩力說》:「自學之聲發,每響必中於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響。」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八仙吹喇叭—不同凡響

 

4683)普通話說:任人擺佈(rèn rén bǎi bù)

解說:

任人擺佈是成語,意思是聽憑別人操縱處置。

出處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9回:「糖葫蘆裝作不知,任他擺佈。」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木頭公仔—任人舞

 

4684)普通話說:裝聾作啞(zhuāng lóng zuò yǎ)

解說:

假裝聾啞是成語,意思是故意不理睬,只當不知道。

出處1元·馬致遠《青衫淚》第四折:「可怎生裝聾作啞?」

出處2聞一多《組織民眾與保衛大西南》:「自己的事為甚麼要讓旁人擺佈,自己還裝聾作啞!」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 扮蟹

情景:當指責別人假裝不清楚某件事時,就可以用這個詞。

例如:唔使扮蟹喇,你一定知佢係邊個。

真係頂佢唔順,成日喺度扮曬蟹!

解釋:“扮蟹”原指像捆蟹一樣五花大綁,現在詞義已經變化,變成“扮嘢,做作”的意思,不過意思更具體,就是“裝作不知道”。

 

4685)普通話說:氣焰囂張(qì yàn xiāo zhāng)

解說:

氣焰囂張是成語,形容人威勢逼人,猖狂放肆。

囂張:猖狂的樣子。

出處《手術台就是陣地》:「氣焰囂張的日寇剛到齊會鎮,就挨了當頭一棒,被我等消滅了五百多人。」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竄(寸)

說明:“竄”是九十年代以後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詞。

1唔好去呢間(遊戲)機室,入面有好多竄仔竄妹。

意思是不要進這間遊戲機室,裡面很多不三不四的年輕人。

2原來佢有後臺,唔怪之咁竄。(囂張)

3你竄我啊?(耍威風)

解釋:“竄”,有人寫成“寸”。作為形容詞時可以表示“囂張”(如第二句)或與“仔”、“妹”等字搭配表示“不務正業的小流氓”,近似以前講的“飛仔”、“飛女”(如第一句),作動詞時表示“對人囂張”(如第三句)。

 

4686)普通話說:囁囁嚅嚅(niè niè rú rú)

解說:

囁囁嚅嚅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猶吞吞吐吐。想說,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說。形容說話有顧慮。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五:「只得來見襄敏公。卻也囁囁嚅嚅,未敢一直說失去小衙內的事。」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秀才遇着兵—有理講唔清

 

4687)普通話說:出入無間(chū rù wú jiān)

解說:

出入無間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指出入無間隔。猶言進出自由。

出處《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建謂左右曰:吾為神策將軍時,宿衛禁中,見天子夜召學士,出入無間,恩禮親厚如寮,非將相可比也。」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冇掩雞籠—自出自入

 

4688)普通話說:東沖西撞(dōng chōng xī zhuàng)

解說:

東沖西撞是成語,意思是無把握地四處奔走尋找。

出處楊朔《鐵騎兵》:「他帶著一班人巧妙地摔開了追擊的敵人,東沖西撞,想再追上大隊。」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冇頭烏蠅—亂衝亂撞

 

4689)普通話說:二心三意(èr xīn sān yì)

解說:

二心三意是成語,形容意念不專,主意不定。想這樣又想那樣。同三心二意

想這樣又想那樣。   

出處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六回: 「念佛是一樁正事,豈有二心三意?」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三十一錢分兩份—十五十六

 

4690)普通話說:盡力而為(jìn lì ér wèi)

解說:

盡力而為是成語,形容全力而為的用語。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盡:全部用出;為:做。用全部力量去做。

出處: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三斤孭二斤—勉力而為

五級級語文工作室官方網站

http://mastertsang1.com/五星級語文工作室官方網站中國語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