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與港青

2019/04/18 04:13:15 網誌分類: 經濟
18 Apr
          關於大灣區潛在業務拓展的調查最近公佈,很多年輕港人表示不想被派到大灣區城市工作,原因是缺乏稅務優惠及醫療配套等;也有人表示路程隔涉,不方便即日來回香港。

          本以為隨着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港人會因往返大灣區西部城市交通改善而提高到當地工作的意欲,但原來是過於理所當然。大橋開通後,我們常見到的是假期前後,一車車的金巴將遊客通過大橋往返作景點旅遊,通常更是來自國內的旅客。

          但在平常日子,大橋的汽車使用率極低,未可即時便利港人日常往返中港工作投資;要達到此目標,尚要很長時間。然而大橋始終擔任貫通兩地資金與人才的作用,隨着大橋逐漸融入灣區內,香港將來總會得到好處。但歸根究柢,一般港人不想到大灣區工作發展的心態,才是最大的隱憂。

          很多年輕人對中國發展是抱着懷疑的心態。大灣區的發展得到中央政策扶持,無論是科技創新、物流、製造等產業的發展步伐必定加快。加上大灣區的總人口量,對區內各城市的經濟發展起着支持作用。「五指屈成一拳的力量比五指為大」是簡單的概念(一陽指例外),香港與內地不同城市各自定位分工合作,對各地的協同效應肯定是最大化。換句話說,當整個大灣區「做大個餅」,參與其中的香港資金及人才必定從中得益。如果港人抱着無意義的抗拒心態,失去寶貴的時間才是最大的損失。

          其實政府可微調大灣區的宣傳工作重點。現在宣傳的方向主要是告訴大家「大灣區多美好,大家要投入」,非常硬銷;現在年輕人卻不喜歡硬銷;應多從年輕人的角度介紹灣區發展,軟性推銷;潛移默化下,年輕人對灣區的觀念改變,自會提高到灣區發展的積極性。

        Bodibra首席財務官

        余擎天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