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296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2019/05/10 09:00:38 網誌分類: 教育
10 May

master曾

296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我們的目標:

1引導香港人用規範化的語法講「地道」的普通話。

2恊助新移民學習講「地道」的廣東話。

https://www.facebook.com/tsangmaster9449/mastertsang

http://mastertsang1.com/中國語文知識歡迎下載五星級官方網站

https://mastertsang.blogspot.hk/2013/08/2  更多中國語文知識谷歌

https://blog.stheadline.com/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

 

(4791)普通話說: 不三不四(bù sān bù sì

解說:

不三不四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不像這也不像那。即不像樣子,不倫不類

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 

不三不四】的來源

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易經思想,易經的每個卦都分6個爻,俗稱6爻卦。六爻每兩爻一組配三才,即初爻與二爻為地,三爻四爻為人,五爻與上爻為天。

那麼“不三不四”,三四爻不正位,不正時,就是指人不正直,不規矩的意思。

出處1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回:「這夥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來,莫不要攧洒家。」

出處2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三回:「陳靈公口中還在那裡不三不四,耍笑弄酒。」

出處3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你這樣子不三不四,也想天鵝肉!」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唔湯唔水

(形容事物不三不四,不像樣)

 

(4792)普通話說:氣急敗壞(qì jí bài huài)

解說:

一般用來形容一個人非常生氣的樣子。

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形容十分荒張或惱怒。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七回:「水軍頭領棹船接濟軍馬,陸續過渡,只見一個人氣急敗壞跑將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鼓埋泡腮

(形容人非常生氣)

 

(4793)普通話說:膽大包天(dǎn dà bāo tiān

解說:

膽大包天是漢語成語,意思是形容膽量極大(多用於貶義)。

出處1清· 楊潮觀《吟風閣雜劇·黃石婆授計逃關》:「因此上膽大包天,一鐵鍾,幾乎把秦王斷送。」出處2歐陽予倩《荊軻》第四幕:「我雖年幼膽大包天,小小秦庭,何足道哉。」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老虎頭上釘蝨乸

(膽大包天的意思)

 

(4794)普通話說:喝西北風(hē xī běi fēng

解說:

喝西北風是成語,指道家所宣揚的一種境界,即不食人間煙火,只靠呼吸空氣生存。

意思是沒有東西吃,空著肚子過日子。形容沒吃飯,餓肚子。

【喝西北風】來源

原作吸風。指道家所宣揚的一種境界,即不食人間煙火,只靠呼吸空氣生存。指沒有東西吃,空著肚子過日子。形容沒吃飯,餓肚子。

現意:(多用於生活貧困)多用於口語

出處1莊子 ·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穀,吸風飲露。」

出處2唐朝 ·枉簷《遊邊》:「邊雲四顧濃,飢馬嗅枯叢。萬裡八九月,一身西北風。」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無啖好食

(沒有好日子過)

 

(4795)普通話說:熟視無睹(shú shì wú dǔ)

解說:

看慣了就像沒看見一樣。也指看到某種現象,但不關心,只當沒有看見。
熟視:經常看到,看慣;無睹:沒有看見。
出處1晉·劉伶《酒德頌》:「靜聽不聞雷霆之聲,熟視不睹泰山之形。」

出處2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睹也。」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發雞盲

(熟視無睹的意思)

 

(4796)普通話說:百不一爽(bǎi bù yī shuǎng)

解說:
百不一爽 是成語,形容做事萬無一失,有充分把握,絕不會失誤。

失:過失,錯誤。

出處1《清史稿·戴敦元傳》:「至老,或問僻事,指革書案卷,百不一爽。」

出處2東漢王充《論衡須頌》:「從門應庭,聽堂室之言,十而失九;如昇堂窺室,百不失一。」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十足十

 

(4797)普通話說:外強中乾(wài qiáng zhōng gān

解說:

外強中乾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外有強形,內中乾竭。

多用於形容一個人的體質、經濟能力、國家實力等等。

泛指外表強大,內實空虛。

乾:枯竭。形容外表強壯,內裡空虛。

出處1春秋魯·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五年》:「今乘異產以從戎事,及懼而變,外強中乾,進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出處2唐柳宗元愈膏肓疾賦》:「膚腠營胃,外強中乾。精氣內傷,神沮脈殫。」

出處3《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七回:「他一向手筆大,不解理財之法,今番再乾掉了幾萬,雖不至於像從前吃盡當光光景,然而不免有點外強中乾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唔打得都睇得

(表示雖然內在能力不足,但憑藉外觀還可以欺騙別人)

 

(4798)普通話說:搖頭晃腦:(yáo tóu huàng nǎo

解說:

搖頭晃腦是一個成語,形容自己感覺很有樂趣或自己認為很不差的樣子。

晃:搖動。腦袋搖來搖去。

出處1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二回:「怎奈他不來理論這話,倒瞪著兩隻眼睛,搖頭晃腦,指手畫腳。」

出處2魯迅《二心集·善於翻譯的通信》:「搖頭晃腦的讀起來,真是音調鏗鏘,使人不自覺其頭暈。」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擰頭擰髻

 

(4799)普通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bù yǐ guī jǔ,bù chéng fāng yuán)

解說: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是成語,形容言語行動沒有規矩,不成樣子。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規:圓規;矩:曲尺。方圓:借指規矩。

出處戰國··孟軻《孟子·離婁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離行離迾

(原指不按行迾的規矩,引申為離譜)

詞語:迾(粵音:
粵音laat6(let6)    
解釋:用於成列的物體;列、行、排。

1路邊種兩迾樹

2嗰度起咗一迾屋。(那邊建了一排房子。)

 

(4800)普通話說:留有餘地(liú yǒu yú dì

解說:  

留有餘地是成語,意思是說話辦事不走極端;留有迴旋和變通的餘地。

出處1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68章:「他們顯然具有'化大事為小事'的用心,為下一步'打退堂鼓'留有餘地。」

出處2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六十八章:「他們顯然具有化大事為小事的用心,為下一步打退堂鼓留有餘地。」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做事留有餘地)

 

(4801)普通話說:婀娜多姿(ē nuó duō zī

解說:

婀娜多姿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各種輕盈軟美的姿態。

形容女性姿態各異,美麗嬌媚,輕盈柔美。也用於形容花木的形態美麗。

婀娜:柔軟而美好

出處1三國·魏· 曹植《洛神賦》:「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出處2古樂府《孔雀東南飛》:「交語速裝束,絡繹如浮雲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磢鏡(省)

(磢原指用瓦石沖刷器物,引申泛指洗刷。如磢手。

磢鏡原意是將鏡洗刷乾淨,因鏡洗刷乾淨後,照得更加清楚,所以磢鏡就引申形容人上鏡、非常靚的意思)

 

(4802)普通話說:丼(dǎn

解說:

丼,為古漢字。1、jǐng 。2、dǎn 一為投物井中所發出的聲音;

丼字雖非日本自創漢字,但基本出現在日語裡,不過像日本料理店的菜單裡也只是偶爾會出現這樣的字,這個字的日文發音是[don](どんぶり),中文譯作「蓋飯」。

其意是指以有蓋的瓷碗來盛裝米飯的料理,在碗中盛入三分之二的飯,再鋪上材料。丼飯在普通話裡的正確發音為“dǎn” 

日語的發音為:丼(どん) ,可以指盛裝飯或面的食具,又稱丼缽;丼物,以碗盛裝的飯上澆蓋各式食材的日本庶民料理;

另一則為投物井中所發出的聲音。

日本自唐後引入漢文化,此字後在日文中便為飯盒之意。

在「井」字中間加上一點便成了「」。

】的來源

“丼”實為甲骨文 “丹”字,丹砂在上古時期是鑿井所篩選出來的,所以這個字是個指事字,在井中的一點,就像徵著丹砂;

無奈甲骨文在古代就已經失傳,在近代才被挖掘出來加以考證,故古人已經不識此字,以為此字是“井”的異體字,其實並非如此。

日本最普遍的五大丼為1ぎゅうどん(牛丼)、2かつどん(勝丼)、3おやこどん( 親子丼),

4てんどん(天丼)及5うなぎどん(鰻丼)。

在日本由於KATSUDON的KATSU(即炸豬扒)發音跟「勝利」的「勝」字一樣,所以很多人也會在考試或比賽前吃此丼。

其實那隻是把炸豚(即炸豬扒)加上洋蔥,再在上面打蛋,是五大丼中最多人吃的丼。

親子丼的「親」代表雞肉,「子」代表雞蛋,看到兩種材料間的關係,便不難理解為什麼把這菜式命名為親子丼了。

天丼即天婦羅蓋飯,材料主要是把炸好的天婦羅(多是蝦或魚)加上少許蔬菜如茄子、蓮藕等淋上醬汁,再放在飯上。

鰻魚是日本人在夏季必吃的食物,因他們相信鰻魚能補充精力,所以鰻丼(即鰻魚丼)在五大丼中是最昂貴及矜貴的丼,其次便是天丼。

當然除了以上五種丼外,還有「玉子丼」(玉子即雞蛋)、「中華丼」(材料有肉片、蝦、蔬菜及豆等)、「天津丼」(材料是含有蟹柳的煎蛋)等款式。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丼一聲

(原指向井投物的聲音,引申為見到優美的人或事物發出的驚嘆)

粵音:丼(dam2)是象聲詞,即拋嚿石頭入去個井度,發出來嘅聲。

例如:「嗰個女仔靚到丼一聲!」

 

(4803)普通話說:暴跳如雷(bào tiào rú léi)

解說:

暴跳如雷是成語,意思是急怒叫跳,像打雷一樣猛烈。

形容又急又怒,大發脾氣的樣子。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嚴貢生越發惱得暴跳如雷。」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生蝦咁跳

(形容人被激怒而暴跳如雷的樣子)

 

(4804)普通話說:橫眉怒目(héng méi nù mù)

解說:

橫眉怒目是成語, 形容怒視的樣子。

出處1老舍《茶館》第一幕:「三三兩兩的打手,都橫眉怒目,短打扮,隨時進來,往後院去。」

出處2五代·後蜀·何光遠《監戒錄》引陳裕詩:「橫眉怒目強幹嗔,便作閻浮有力神。禍福豈由泥捏漢,燒香代養弄蛇人。」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七情上面

(形容情緒表面化)

 

(4805)普通話說:打腫臉充胖子(dǎzhǒngliǎnchōngpàngzī)

解說:

打腫臉充胖子,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為撐面子,做一些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老兄,你也不要在我老張面前打腫臉裝胖子,硬不要朋友幫助。」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充大頭鬼

·         (打腫面充肥佬的意思,冒充闊氣,冒充有料)

·         「大頭鬼」是形容有財有勢的人,而「充大頭鬼」就是無財無勢

 

(4806)普通話說:就逮(jiù dǎi)

解說:

就逮的意思是服從逮捕的命令而不逃避。即「被逮捕」。

出處1漢 班固 《詠史》詩:「太倉令有罪,就逮長安城。」

出處2《宋史·範純仁傳》:「純仁就逮,民萬數遮馬涕泗不得行。」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斷正

(逮個正著的意思)

 

(4807)普通話說:插圈弄套(chā quān nòng tào)

解說:

插圈弄套 是成語,比喻耍陰謀陷害人。

出處劉紹棠《狼煙》二十二:「糟老頭子齊柏年,黃口小兒俞菖蒲,花言巧語,插圈弄套,哄騙我跟他們合夥打日本,我才不中他們的借刀殺人之計。」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裝彈弓

(設計陷害別人的意思)

 

(4808)普通話說:不知端倪(bù zhī duān ní

解說:

不知端倪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指不知頭緒。

端倪:頭緒。

出處《莊子·大宗師》:「反復終始,不知端倪。」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盲摸摸

(情況不明,毫無頭緒)

 

(4809)普通話說:人語馬嘶(rén yǔ mǎ sī)

解說:

人語馬嘶是成語,意思是人叫喊,馬嘶鳴。

形容紛亂擾攘或熱鬧歡騰的情景。

出處1唐·盧綸《送韋判官得雨中山》:「人語馬嘶聽不得,更堪長路在雲中。」

出處2元·無名氏《五馬破曹》第三折:「大小三軍,收拾什物,不許人語馬嘶。」

出處3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七回:「卻說夏侯淵一軍抄過山後,見重霧垂空,又聞人語馬嘶,恐有伏兵,急催人馬行動。」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柴哇哇

(貪玩趁熱鬧,隨隨便便,熱熱鬧鬧的意思)

 

(4810)普通話說:暈頭轉向(yūn tóu zhuàn xiàng

解說:

暈頭轉向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頭腦發暈,辨不清方向。形容糊裡糊塗或驚惶失措。

暈:頭髮昏;轉向:辨不清方向。

出處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兒子居然變了,而且變得這麼快!」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暈酡酡

(暈乎乎,暈頭轉向的意思)

 

五星級語文工作室官方網站

http://mastertsang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