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識滿天下
商識滿天下
商識滿天下

保育地球,關我咩事?

2019/05/17 04:12:37 網誌分類: 生活
17 May
          盧惠萍Maggie (見圖),兩年前加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香港分會,她認為這是360度地球友善工作,為人類保護地球,也改善了自己的地球生活。保育地球這個使命感推動着她,無論任務多重,工作多辛苦,她認為都是值得的。

          在此之前,她在美國從事跨國媒體工作,最後的崗位是E-Commerce。商業機構講求經濟效益,須緊貼市場變化,非常現實。E-Commerce推銷的,有服務,也有貨品,Maggie說:「當我賣的是服務,心理負擔不大;若賣的是貨品,心裏就不好過,我總會想,每賣出一件東西,是否給地球留下多一件垃圾呢?」工作愈久,內心愈覺愧疚。有一天她接觸WWF時,內心的衝動很強烈,她覺得保育機構像有個光環,不講數字講理想,不追求經濟利益,追求人類與地球和諧共存的美好世界;她嚮往這種神聖工作,自此之後全情投入。

          加入WWF,茶餘飯後跟朋友聊天也有了話題,例如無翅餐單、選吃可持續海鮮、反對購買象牙產品、推廣減塑生活等等。她告訴人,只要多想一想,或者多一下舉手之勞,就可救助瀕臨絕種動物和海洋生物。又例如將低碳理念帶入辦公室,鼓勵員工節能,可以減少地球污染。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的「地球一小時」,目標不在於全球熄燈一小時省了多少電,而在於提示都市人節能的環保意識,並將這精神延續到每日生活中。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共有位於大埔、西貢海下灣、米埔自然保護區三個中心,設有多達十六種生態導賞團及不同的義工服務,她覺得自己每一天都在保護地球,雖然工作比跨國企業任職時辛苦,但覺得回報更大、享受更多、更快樂。

          人類離不開大自然,卻不斷破壞自然生態環境。Maggie作為數碼及網絡媒體副總監,她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網絡平台,向各行各業及不同階層的人傳播環保意識,製造協同效應,呼籲大家一起保護自然生態。在高度發達的都市,網絡發展快,社交媒體天天要追趕,追趕數碼科技不算十分吃力,她真正的挑戰是甚麼?她說最大的挑戰是:在現實生活與環保理念之間怎樣取得平衡。

          「你不可能不吃海鮮,但可以不吃魚翅,選擇吃那種魚的時候,會考慮魚類生命的延續嗎?塑料製品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你可以不用吸管、少用膠袋,到底哪些該用,哪些不該用,怎樣才算濫用呢?電燈、手機、冷氣,都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東西,可以怎樣節能省電呢?其實每一件可用物品,最終都會成為垃圾被丟棄,難道要人回到原始生活麼?」價值觀沒有標準,找個共同的平衡點是困難的,Maggie知道,都市發展的進度不會停下來,推動環保從來不是輕鬆的事,她從改變人的日常生活習慣入手,讓人明白,地球是屬於大家的,想活得更好,就要自己去改變生活模式,在購買必需品或消費品的時候,多一點考慮,多一個選擇,在環保與消費之間取得平衡。

          如何喚醒一般人對環保的關注?Maggie有她一套獨特的思考邏輯:「據科學統計,現代人的專注力通常只有三十秒,一瞬之間要使人關注,先要讓這件事和他自己之間扯上關係。要是別人告訴我一件事,我劈頭都會想:『關我咩事?』所以要設身處地,代入對方,理解他的心理狀態。」因此,每次向不同對象發放環保訊息,她都從「關我咩事」的思路出發,那一點與對方有關連,就從那個點切入。她說這方法很奏效,然而同一件事對不同人的關連可以相差甚遠,這就是「關我咩事」的學問所在。

        撰文:予倩

        本欄由中大EMBA課程專訪成功機構,冀讀者能從中借鑑其成功理念及心得。

        陳志輝教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gg
gg 2020/10/16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