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慈
張慧慈
張慧慈

文化資本將人分類

2019/07/05 04:12:35 網誌分類: 生活
05 Jul
          面對紛亂的社會,有家長問我如何教育下一代。連推行多年的通識教育也被前特首董建華全面否定,認為這是青少年出現問題的主因,相信今天沒有多少位智者能為全港家長把脈,提供必勝的「家教聖經」。

          只是換個角度看,若了解今天最富裕的人是怎樣培育子女,家長可能會明白要教「好」下一代,不是靠「通識」,而是透過「文化資本」的教育投資。因此在貧富懸殊的社會裏,如沒有新方法,大多數人都不容易看到希望。

          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發現,影響人的社會層次高低有三個狀態,分別是內化狀態、具體化狀態和制度化狀態。具體化狀態可以靠「炫耀性消費」來展現;制度化狀態則從考取專業資格和入讀名校去體現;至於內化狀態所累積的文化資本,如果沒能在幼年的教育獲得,長大後想努力「充撐」也較難。

          自從有分期付款後,中高產都有能力買歐洲超級房車,也能佩戴數十萬元的名錶。中外頂級富豪為了提升非凡優越感,都會轉向投資子女教育,讓他們長大後無論在行為談吐舉止和自信表現上,跟「土豪」和專業人士有明顯的差別。當這些頂級富裕的孩子自小「心懷抱負」,跟最好的老師學習,坐私人飛機遊歷,與世界頂尖人物交流,自然能成為「學霸」,輕易超越同儕。

        張慧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