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曾
master曾
master曾

306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2019/07/19 21:42:39 網誌分類: 教育
19 Jul

master曾

306頭條日報網站【普通話與廣東話口語對譯】

我們的目標:

1引導香港人用規範化的語法講「地道」的普通話。

2恊助新移民學習講「地道」的廣東話。

https://www.facebook.com/tsangmaster9449/mastertsang

http://mastertsang1.com/中國語文知識歡迎下載五星級官方網站

https://mastertsang.blogspot.hk/2013/08/2  更多中國語文知識谷歌

https://blog.stheadline.com/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曾

(4991)普通話說:江山好改,本性難移(jiāng shān hǎo gǎi,běn xìng nán yí)

解說:

江山好改,本性難移是成語,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是說人的本性的改變,比江山的變遷還要難。形容人的本性難以改變。

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出處1魯迅《而已集·意表之外》:「江山好改,本性難移,也許後來還要開開口。」

出處2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三十五卷:「看官有所不知。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難移。」

出處3巴金《秋》五:「琴伸起手在淑華的頭上輕輕地敲了一下,又好氣又好笑地說:這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二三線,好難變

(意思是:二三線指不是主角的次級貨色或不好的東西很難會變好的。)

(4992)普通話說:守望相助(shǒu wàng xiāng zhù)

解說:

守望相助是成語,意思是為了對付來犯的敵人或意外的災禍,鄰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守望:防守瞭望。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滕文公上》:「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十八樓,自己友

(意思是街坊街里,守望相助)

(4993)普通話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duō yī shì bù rú shǎo yī shì)

解說: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成語,意思是指不管閒事,事情越少越好。

出處1清·劉鶚《老殘遊記》第十二回:「現在國家正當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處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得百事俱廢,將來又是怎樣個了局?」

出處2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九回:「他生平最怕與洋人交涉,忽然發了一個~的念頭,立刻打電報叫陶子堯停辦機器。」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多個香爐多隻鬼

(意思是多一件事就多一份麻煩,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4994)普通話說:(lì bù cóng xīn)

解說:

力不從心是漢語成語,指心裡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夠。

力,力量,能力;從,依從,順從。

出處1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八回:「荀息曰:我受先君遺托,而傅奚齊,則奚齊乃我君矣。此外不知更有他人!萬一力不從心,惟有一死,以謝先君而已。」

出處2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二回:「那知憑空出了這們一個岔子,叫我力不從心,真正把我恨死!」

出處3朱自清《選詩雜記》:「動手的時候並不忘記自己說過的話;假如不曾作到相當地步,那是力不從心,無可奈何的。」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三斤孭二斤

(意思是勉力而為做事。)

(4995)普通話說:三腳貓(sān jiǎo māo)

解說:

「三腳貓」指做事技藝不精;

現今的意思是:比喻對各種技藝略知皮毛的人;比喻新奇罕見的事物;形容水平不高,粗淺;形容蹩腳。

【三腳貓釋義】

1.比喻對各種技藝略知皮毛的人。

2.比喻新奇罕見的事物。

3.形容水平不高;粗淺。

4.形容蹩腳。

5.技術不到位,做的不夠好,不是很熟練。

出處1元末明初陶宗儀《南村輟耕集》:「張明善作北樂府《水仙子》譏時云:說英雄,誰英雄;五眼雞,岐山鳴鳳;兩頭蛇,南陽臥龍;三腳貓,渭水非熊。

(按非熊即飛熊,姜尚的號,渭水飛熊本指姜尚。文中諷只有三隻腿的貓,卻被人當成飛熊。)

出處2明人郎瑛在《七修類稿》記載:「嘉靖間,南京神樂觀有三腳貓一頭,極善捕鼠,而走不成步。捕鼠是貓的專職,“三腳貓”的本職技能很不錯,卻“走不成步”,所以“俗以事不盡善者,謂之三腳貓。”」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唔使得

(4996)普通話說:口輕舌薄(kǒu qīng shé bó)

解說:

口輕舌薄是成語,形容說話刻薄。

出處1《天雨花》第二五回:「小小年紀無厚道,口輕舌薄誚誰人?」

出處2錢鍾書《圍城》一:「你得福不知,只管口輕舌薄取笑人家。」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口水多過茶

(形容會說不會做)

(4997)普通話說:鋌而走險(tǐng ér zǒu xiǎn)

解說:

鋌而走險是成語,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採取冒險行動。

鋌:急走的樣子;走險:奔赴險處。

出處1《左傳·文公十七年》:「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出處2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碰了荒年,也少不了這班人,不然,鬧出那鋌而走險的,更是不得了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大肚婆行鋼線

(4998)普通話說:徒費無益(tú fèi wú yì)

解說:

徒費無益是漢語詞語,意思是白費勁,沒有一點用處。

徒勞:白費力氣。白費勁,沒有一點用處或成效。

出處1明馮夢龍清蔡元放《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一回:「赧王出兵一番,徒費無益。富民俱執券索償,日攢聚宮門,嘩聲直達內寢。」

出處2蔡東藩《唐史演義》第八十八回:「南蠻遠遁,邊徼無虞,多留戍兵,徒費無益,不如各遣歸本道。」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大砲打蚊茲

(意思是白費力)

(4999)普通話說:滿載而歸(mǎn zài ér guī)

解說:

滿載而歸是漢語成語,意思是原指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穫很大,也可以形容學術上取得很大的成果。

滿:滿滿地;載:裝載;歸:返回。

出處1《管子·小匡》:「諸侯之使,垂櫜而人,攟載而歸。」

出處2明 ·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三回:「將衛國府庫,及民間存留金粟之類,劫掠一空,墮其城郭,滿載而歸。」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孔明借箭

(5001)普通話說:狗急跳牆(gǒu jí tiào qiáng)

解說:

狗急跳牆是成語,意思是狗急了,也能跳牆,比喻走投無路時不顧一切地採取極端的行動。

出處1《敦煌變文集·燕子賦》:「人急燒香,狗急驀牆。」

詞語辨析編輯

出處2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二回:「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人急造反,狗急跳牆,不但生事,而且我還沒趣。」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手頭緊,賣白粉

(意思是不擇手段,不理後果)

(5002)普通話說:盆滿缽盈(pén mǎn bō yíng)

解說:

請問常用的成語「盆滿缽盈」和「盆滿缽滿」那一個正確?

成語是祖先世代積累的語言精華,甚至可以說是精華中的精華。古文講究對仗和壓韻,而對仗裡面出現重字被視為不工整。

個人認為“盆滿缽滿”這個既不工整又不壓韻的詞不應該是流傳下來的精華,而“盆滿缽盈”這個詞既琅琅上口又形像生動,應該是正宗。

可是我們現在常見的又的確是「盆滿缽滿」;

無論電視、廣播、報紙還是雜誌,就連網上,在百度搜索下,「盆滿缽滿」是294,000篇,

而「盆滿缽盈」則只有29,700篇。

我在《中國成語大辭典》上查過,發現兩個詞語都不存在,證明這兩個詞都沒有約定俗成的上升到成語的層次,因此二者皆可。

不過,個人覺得「盆滿缽盈」比較朗朗上口。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水浸缸瓦鋪

(意思是盆滿缽滿)

(5003)普通話說:裝瘋賣傻(zhuāng fēng mài shǎ)

解說:

裝瘋賣傻是成語,意思是故意裝成瘋瘋癲癲,傻裡傻氣。

出處1程道一《庚子事變演義》:「打算裝瘋賣傻,充作神仙附體,殺此一龍,自己便可即位。」

出處2王願堅《三張紙條》:「那是國民黨白鬼子的天下嘛,我就給他個裝瘋賣傻、一問三不知。」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詐傻扮懵

(5004)普通話說:眼觀六路,耳聽八方(yǎn guān liù lù,ěr tīng bā fāng)

解說: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是成語,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

出處1清·石玉昆《續小五義》第三回:「魏真道爺可算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正與雷英動手」

出處2老舍《趙子曰》:「要是沒有一種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到處顯出精明強幹的能力,任憑有天大的本事。」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一眼關七

(一眼關照到前、後、左、右、上、下、中七個方面,比喻要注意到很多方面的事情。)  

(5005)普通話說:得意忘形(dé yì wàng xíng)

解說:

得意忘形是成語,向來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得其意,即其思想精髓,而不必計較形,即表現形式;二是後人引申的意思,指因心意得到滿足而高興得失去常態。

前者為學術詞意,後者為通用詞意。

因心意得到滿足而高興得失去常態。

形:形態。形容高興得失去了常態,有時也可作領會事物其內在精髓而忘其外在表現。

出處1《晉書 ·阮籍傳》:「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謂因高興而物我兩忘。後以得意忘形形容高興得失去常態,忘乎所以。」

出處2丁玲《生活創作修養》:「這短短的一段,事情很小,卻把兩個人全突現出來了。一個是得意忘形,一個是極有心眼。也指取其精神而捨其形式。」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三分顏色上大紅

(形容人得到別人一點好臉色就得意忘形)  

(5006)普通話說:刀過竹解(dāo guò zhú jiě)

解說:

刀過竹解意思是刀一劈下去,竹子立即分開,形容事情順利解決。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五回:「後來,果然辦得水到渠成,刀過竹解。」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一天都光曬

(意思是問題全解決了,出現大好局面)  

(5007)普通話說:計無所出(jì wú suǒ chū)

解說:

計無所出是漢語成語,意思是想不出什麼辦法。連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計:計策,辦法。想不出什麼辦法。

出處1宋蘇軾《代侯公說項羽辭》:「賈還,漢王不懌者累日,左右計無所出。」

出處2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五:「眾人計無所出,只得走轉來,把盧生光景說了一遍。」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冇曬符

(意思是完全沒有辦法)

(5008)普通話說:出乎意料(chū hū yì liào)

解說:

出乎意料是一個漢語成語,指事先對情況與結果的估計,超出人們的料想猜測。

出處1自毛澤東《共產黨人發刊詞》:「準備對付可能的突然事變,使黨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變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損失。」

出處2吳晗《清華雜議》老朋友勸他出去一下調理也好,出乎意料的是學校竟然不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順攤

(形容事情有點出乎意料的順利,沒有被為難的情況發生)

(5009)普通話說:由不得(yóu bù dé)

解說:

由不得的意思是不由自主地不能依從。

出處1《紅樓夢》第一○一回:「鳳姐剛舉步走了不遠……不覺頭髮森然直豎起來,由不得回頭一看。」

出處2《儒林外史》第二三回:「萬家走了出來,就由不的自己跪著,作了幾個揖,當時兌了一萬兩銀子出來,才糊的去了,不曾破相。」

出處3柳青《銅牆鐵壁》第八章:「每一回送糧的來,他都由不得打探東面和南面還有什麼動靜。」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唔到你

(由不得你)

(5010)普通話說:明爭暗鬥(míng zhēng àn dòu  

解說:

明爭暗鬥是成語,明爭暗鬥形容明裡暗中都在互相爭鬥。形容各用心思,互相排擠。

表示明裡暗裡都在互相爭鬥。

出處1馮玉祥《我的生活》:「於是兩方明爭暗鬥,各不相讓,一天利害一天,鬧成所謂府院之爭 。」

出處2巴金《家》三:「明明是一家人,然而沒有一天不在明爭暗鬥,其實不過是爭點家產。」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打崩頭

(形容競爭激烈)

(5011)普通話說:肩摩踵接(jiān mó zhǒng jiē)

解說:

肩摩踵接是成語,形容肩碰肩,腳連腳;形容人很多,很擁擠。

出處1《戰國策·齊策一》:「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

出處2郭沫若《少年時代·我的童年》:「平常是異常清靜的街面,到這時候兩邊的街簷便成為肩摩踵接的市場了。」

廣東話應該這樣說:打晒蛇餅

(形容人多擁擠)

說到排隊,不能不聯想到繁忙的羅湖海關,每當出入境高峰期,人潮就在檢查站前“打蛇餅”。蛇把身體盤起來的性狀就是「蛇餅」,圓而扁平的東西粵語稱為「餅」,如「麵餅」、「柿餅」,而「蛇餅」的特徵,主要強調「一圈一圈盤起來」,形容「人龍」隊伍的形態最形象不過。

五星級語文工作室官方網站

http://mastertsang1.com/

https://blog.stheadline.com/頭條日報頭條網master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