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晋 - 借文化節擦亮港招牌 做好配套商機無限 | CEO有料到

2024/04/22 02:12:19 網誌分類: 生活
22 Apr
        

  首屆中華文化節即將舉辦,是康文署轄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傳揚中華文化的重要一環。以此為主題的活動,過往在港也有零散出現,但如此大規模並將每年持續舉辦的,則屬本港創舉。其所牽涉的範疇可以極其廣泛,政府若能做好配套、有效統籌,可乘勢向外推廣香港獨有的文化,擦亮香港的招牌,更極有機會化為龐大商機。

  首屆中華文化節將於6月至9月舉行,以上海為焦點城市,舉辦過百場活動,節目包括「中國戲曲節」精選劇目,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本地優秀作品、各式音樂、舞蹈、電影、展覽、講座、藝人談、大師班等,並會邀請內地不同省市優秀藝團來港演出,預計10萬人次受惠。

  當局計劃以「中華文化節」為平台,每年設定一個焦點城市,聚焦展示當地獨有的文化魅力,促進兩地交流,同時提高港人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和認同,增強文化自信,說好香港故事之餘,也可向國際推廣國家文化。

  這樣的活動規模和多樣性,蘊藏着巨大商機。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有望帶動人流。除了旅遊業受惠,也會帶動旅館、餐飲、交通等相關行業的需求增長,為本港的經濟增添動力。

  旅客除了觀賞表演和參觀展覽外,還可能對體驗式活動感興趣。港府可將文化節與旅遊業相結合,打造文化旅遊路線,提供文化體驗活動,如書法、繪畫、茶藝等,讓遊客體驗中華文化魅力的同時,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增加經濟效益。銷售方面,商家可透過開發特色紀念品,如傳統工藝品、文化主題商品等,並開設節慶市集促銷,增加收入。

  中華文化節提供了一個平台,讓藝術家、音樂家、舞者、導演和講者等展示他們的才華。這將為文化和藝術產業帶來更多的機會,包括演出和展覽的場地租賃、藝術品銷售、音樂和電影的版權交易等。同時企業亦可透過贊助各類活動,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當文化節變成香港以至國際盛事,更有助吸引更多投資和合作,推動文化金融投資,設立文化產業基金、文化信託基金等,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

  要令中華文化節取得成功,創造更多機遇,政府必須提供足夠支持並制訂長遠發展規劃。一方面,政府可通過資助計劃、場地支持等方式,或與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吸引私人資本投資文化藝術盛事,吸引更多優秀的表演者和演藝團體參加。

  另一方面,政府更要發動社會力量為港獻力,確保包括文化節在內的盛事經濟可持續發展。通過聯動包括航空、酒店、餐飲、旅行等與消費相關的各行各業的力量,向旅客提供特別優惠,可大幅增加旅客留港誘因,吸引他們過夜消費,藉着盛事推動整體經濟發展。

  盛事經濟是香港保持國際化、活躍市場氣氛、拉動經濟的重要抓手。在辦好盛事的同時,政府更應在國外和內地深層次、全方位地做好宣傳推廣工作,並利用好媒體平台向全世界釋放訊息。《星島》去年也全新升級文化藝術板塊ArtCan,重點報道本港藝文界焦點熱話等,包羅戲劇、音樂、舞蹈及視覺藝術等資訊,為推動本地藝文創意發展出一分力。

  政府的積極支持將有助於增加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參與度,並為文化事業帶來更多的資源和創造力,提高盛事的影響力和可持續性,為香港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期待每年舉辦的中華文化節,不斷擴大規模和影響力,打造成香港的文化品牌,促進香港發展為國際藝術文化大都會。

蔡晋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