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紀虹
潘紀虹
潘紀虹

潘紀虹 - MPF收費高回報低?用數據打破誤解 | 積金虹途

2024/05/17 00:43:49 網誌分類: 經濟
17 May
        

  強積金是港人退休儲蓄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不少打工仔對強積金存在諸多誤解,認為強積金收費高、回報低,不妨用數據打破這些常見的迷思。

  市場上的零售基金,除了管理費,還會收取認購費、贖回費,甚至平台費、銷售佣金等等,相比之下,強積金的收費結構較為簡單。強積金會以「基金開支比率」表示收費水平,計算方法是將基金總開支除以基金資產值。

  隨着強積金基金資產值不斷增加,加上當局積極提倡下調基金開支比率,根據積金局最新數據,整體市場的平均基金開支比率已由2007年的2.1%減到2024年3月底的1.41%,減幅達32%。448隻基金之中,近七成收費為1.5%或以下,收費1%或以下的基金多達115隻,打工仔可以選擇的眾多。

  當然,強積金收費與表現未必掛鈎,揀基金還要留意基金回報。公眾過去對強積金存在誤解,包括認為強積金蝕錢、投資回報追不上通脹,但事實並非如此。自2000年年底推出以來,強積金的年率化淨回報表現優於同期通脹率的1.8%,其中港人最愛的股票基金及混合資產基金,佔總淨資產值合共近8成,每年平均回報率更達到3.7%。

  強積金作為長線投資產品,成員於選擇基金時應注意其長線表現,例如5年和10年的回報。過去的23年間,整體強積金有15年錄得正回報,即使短期市況波動而錄得負回報的年度其後亦多能回升,反映強積金制度長遠經得起考驗。

  強積金面世20多年,已有不少優化和突破,成員應打破對強積金的固有思維,正確了解強積金的收費和基金表現,花心思管理及規劃強積金,實現豐盛的退休生活。

潘紀虹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