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晋 - 健全政策發揮優勢 推動內地生赴港研學 | CEO有料到

2024/06/17 01:45:48 網誌分類: 生活
17 Jun
        

  為振興本地旅遊業,港府自通關以來,費盡心思,廣納百川,力吸客源。日前有立法會議員就提到,香港應鎖定一些被忽略的客源,包括內地研學南下來港的旅客,建議本港跟內地當局商討。特首亦認同這建議可互利共贏,還可能帶來未來的人才和投資。

  香港面臨經濟結構轉型,逼切需要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文旅融合被視為一個重要方向。但傳統的旅遊模式已經不太適應當前需求,尋找新的客源成為當務之急。內地教育旅遊市場的確可以考慮,這對於推動香港文旅融合發展,推動兩地學生的深度交流與合作,增強香港知名度都有一定的好處。

  研學旅遊以學習為核心,通過實地考察、體驗交流等方式,讓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和技能的理解,並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滿足個性化的學習要求。常見的形式包括地質勘探、野生動物觀察、遺址考古、非物質文化遺產調研、高新技術企業參訪、發明創造體驗等。香港在這方面具有很大潛力。

  可是,正如該議員所指,內地有關學生赴境外研學旅遊的政策,還沒有包括香港。港府應作深入了解,內地學生前往香港進行研學活動是否存在審批和手續方面的障礙,是否需要進一步簡化申請流程、提高便利性等。

  其次,一些內地學校可能傾向於選擇其他海外目的地進行研學旅遊,部分內地學生可能對香港的歷史文化了解不足,未將香港納入選項。無疑香港在部分領域的確存在劣勢,相比外國,香港資源和設施可能未能完全滿足大規模研學需求。一些專業領域的研究水準,可能略遜於發達國家的高端水準。

  但香港也有其獨特優勢。作為國際大都市,香港擁有豐富的多元文化資源和國際化的商業環境,極具研學價值。在某些具有香港特色的領域,如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金融服務等,可以提供內地學生獨特的體驗。

  要吸引內地生赴港研學,內地和香港當局應進一步健全政策支援、資訊平台、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配套機制,增進內地學校和家長對香港研學旅遊的認知和信任。

  這方面政府可出台相關扶持政策,如建立研學專案認證體系、設立專項資金支援等,如財政補貼、行政便利等,為香港研學旅遊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在政策制訂過程中,內地和香港可以選擇某些地區或學校作為試點,先行開展合作,積累經驗。繼而推廣至其他地方院校,並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共同開發研學專案,甚至推動兩地高校在課程設置、學分認定等方面的銜接。

  兩地亦可就內地學生赴港研學的需求、偏好、障礙等問題進行深入調研,優化課程設計,設計貼合香港實際、融合本地元素的研學課程,如結合香港金融中心地位,開設金融科技、資產管理等專業研學項目;利用香港在創新科技、藝術文化的優勢,打造特色研學體驗;設計內容豐富的香港文化研學項目,讓內地學生親身感受香港的歷史沿革和獨特風情。

  星島新聞集團年初便聯合小紫鯨研學機構,推出「傳媒新星培育計劃」,在7天的研學之旅中,讓青少年深入探索傳媒領域的魅力與挑戰。計劃包含香港研學,以及一系列後續培育課程與服務,如傳媒大咖線上課程&線下城市講座、新聞採訪實踐、個人作品發布、大型賽事活動等,給予學員持續與全面成長。

  未來當局可整合學校、企業、社區等各方面的研學資源,形成跨界合作。並透過不同渠道進行行銷推廣,提高香港研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持續改善相關配套服務,增強學生的體驗感。

  香港作為內地學生研學的目的地,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關鍵在於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優化研學項目,讓更多內地學生認識到來港研學的獨特價值。同時,要與內地加強合作,在政策制訂、實施、優化等各個環節密切協作,充分利用雙方資源優勢,為內地學生創造更多高品質的研學體驗,實現內地和香港在教育文化領域的互利共贏,共同推動內地學生赴港研學旅遊事業的發展。

蔡晋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