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慧文
千慧文
千慧文

隨想四則之執著

2008/04/18 22:51:38 網誌分類: 隨想錄
18 Apr

執著

 

 

  個人在一生中都犯下無數錯誤,而錯誤往往原自執著。執著是自發的,因為每個人都有慾望、都有人生目標、都有要追求的人事物。無止境的追求物質享受,是對享樂的執著,貪性不知足,往往物極必反,得不償失。堅持達到特定的生活環境品質,是對理想的執著,妄顧他人感受,因執生孽,即使達到目的,心裡都不會快樂。過份注重單一個體的感受,是對得不到的執著,干犯法紀,違背道德,縱使渴望得到的人在自己身邊,也不過是行屍走肉,或是欺此瞞彼,永遠不會歡喜自在。如何放下執著,就是獲取快樂的基本原則。放開懷抱,遠觀整個世界,就會發覺當初所認為的主觀美好,是多麼的狹隘。如何放開懷抱?不易怒、不妄貪、不痴迷,心境平靜,客觀去看每一件事物,就會發覺,緣來緣去的奧妙。平靜的水可以載舟渡河,波濤洶湧的狂流只會造成破壞。擇善固執無錯,固執而擇善,心裡才更快樂。

 

 

溺愛

 

 

  溺愛是一種執著,執著於特定人物的成功,或者是在自我主觀的模式下,使目標人物過著成功的生活,這是單向的,否定另一種模式,強行加諸個人喜好於別人身上,這就是執著。父母愛子女,天經地義,這種感情是先天的,無法改變,只不過,相愛與溺愛,僅一線之差。想子女成才,沒有父母不期望,然而有那對父母,清楚透徹子女的渴望、他們的理想?培育子女,循正確之道,方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何謂正確之道?雙向交流最為首要。撇開人世間約定俗成的觀念,讓子女一所長,所得到的快樂,不是更美好嗎?醫生、律師、專業人士,與藝術家、演員、作家,那個所犯的過錯會少一點嗎?揠苗助長,必結不出白米,期望附諸流水,得不償失。善用施肥之法,以真心真意扶掖成長,白米必會豐實。白米的品種就等於它的實用價值嗎?只要收獲豐盛,也能得到滿足。他朝子女成才,以真心去愛,無論在那一方面,雙方互相凝視,都覺歡喜自在。

 

 

殉情

 

 

  「殉情」這個詞語很悽美動人嗎?然而,背後又帶著幾多傷感和悲哀?遭人拋棄很無奈嗎?只不過,又知不知道,淚眼盈盈的後方,又有多少擔憂和悲蒼?沒有那個自己認為相愛的人,就必定生存不下去嗎?胡思亂想,徒添傷悲。執著留戀化為虛無的回憶,眼界變得狹隘,無法看得清楚,離去的背影旁邊,還有多少悲歡離合?還有多少著重自己、愛自己的人?老生常談,無人不曉,只不過又有多少人能夠確切實行得到?放下對某人的執著,換取心境平靜,方發覺,這世上有多少種人?有多少個甜美笑臉?輕撫雙親的手,就會感覺得,未有改變過的溫暖,凝視摯友的眼神,便可領略得到,人生道路不只一條。生路死路,全憑一念之差,無窮無盡的歡喜自在,抑或是無邊苦難,亦是取決於一個決定。以平常心觀察每一種事物,可以發現到,每一個個體,都只不過是生物的一部份。抓出一坏黃土,就會醒悟到,自己的身體最終都成其中之一。

 

 

我執

 

 

  生活於世上,執著常伴隨。以為自己看透世情嗎?只不過是對自我的主觀執著罷了,在別人眼中,才不過是井底之蛙。很想遠離煩囂,投入自然,卻不知道沒有理會身邊的人感受,就是一種過度追求理想的執著。亟欲修成正果嗎?卻不明白,光誦經文,不領略其中奧義,囫圇吞棗,只是強加諸自身的執著,得不償失。中庸之道,不無道理,從平常心的觀點出發,所走的道路,就是真正的光明之道。愛之愈深,恨之愈切,執著愛人,卻發覺不到,愛人的需要、真正幸福,相愛相敬相信,就會發覺,戀愛是美好的。動輒怨恨,明澄的心境遭蒙蔽,受到恨意的操控而不自知,最終鑄成大錯。嚐試放下一己的執著,觀察四周的生死循環,很多時都會發現更多美妙的東西、奇妙的生生不息、奧妙的天理因果。原來一直堅持追求的幻想,在大自然裡,只不過是一個循環。以平靜的心境隨著萬物變遷,所得到的喜悅,才是真正的理想。(完)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