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現代變奏

2019/09/30 04:13:20 網誌分類: 經濟
30 Sep
          廣東俗語「山草藥噏得就噏」意指胡言亂語,代表對未規範化的中醫醫學有疑惑。回顧香港歷史,十九世紀末爆發的鼠疫,在當時引發中西醫療的激烈競爭。

          中醫歷史悠久,其醫學概念植根華人社會,一般華人難以理解西方醫學的防疫政策,西醫在當時亦未有治療鼠疫的方法。故此當時華人普遍不信任西醫,尤其是外科手術、解剖、隔離、埋葬或火化鼠疫死者等,與傳統華人文化有衝突的防疫政策,都抱以消極態度回應。但隨著公共衛生政策漸見成效,以及二戰後西醫醫療有飛躍性發展,香港人對西醫信任大幅提升。

          然而香港人對中醫藥的信心,並沒有在現代社會磨滅。在上班族通勤頻繁的車站,不難發現商店販賣涼茶和燉品湯水,中醫食療和「戒口」概念深入民心。工作忙碌的港人,會服用感冒茶沖劑和枇杷膏,應付「初起感冒」。跌打酒和中藥軟膏,亦是不少長者舒緩痛症的方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乏中醫藥和中醫概念影子。

          上述現象是多年來中醫藥逐漸規範化的結果。傳統中醫有很多難以用科學解釋的概念,但也有不少由經驗累積而成的醫學知識。現時中成藥須按《中醫藥條例》規定註冊,確保合乎安全、品質和成效的要求,令市民得到保障。

          屠呦呦從傳統中醫得到提煉青蒿素靈感對抗瘧疾,獲頒諾貝爾醫學獎。中醫藥正在逐步受到世界肯定,向更安全可靠和廣泛認受之路發展。

          香港首間中醫醫院,預計在二○二四年年底分階段開始服務,是香港進一步推動中醫服務的重要里程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