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香港痛的教訓

2019/11/22 04:13:50 網誌分類: 生活
22 Nov
          本月北京出現確診肺鼠疫個案,有傳青海、甘肅及內蒙古三省或有鼠疫擴散。一時間人心惶惶,擔心中世紀在歐洲肆虐的黑死病重現。

          說起鼠疫,香港可說是「經驗老到」。一八九四年,華人居住環境惡劣,大量新移民從大陸來港,住屋環境密集;社區衛生程度低下,更甚者是人畜共住,加上鼠患嚴重,因此一旦鼠疫出現,便一發不可收拾。

          當時港英政府為撲滅鼠患,實行一連串衛生措施,包括隔離患者及帶進醫院治療、消毒患者家區及以石灰埋葬鼠疫死者等。當時港島太平山疫情嚴重,政府索性將整區徹底清潔,夷為平地,「清洗太平地」諺語由此而來。同時,政府亦滅鼠及推廣衛生教育,經多方努力,不僅讓鼠疫漸漸絕跡,亦讓社區潔淨,避免疫情重臨。

          從百年前的鼠疫得知,醫療、衛生條件改善,對遏止傳染病非常重要。再以較近代的事件為例,在筆者小時候,由於肺結核(肺癆)傳播性強,當時缺乏有效預防及治療方法,因此肺結核是不治之症,確診幾乎等於死路一條。幸好社會進步,醫藥和市民的健康水平提高不少,此病不再是絕症。雖然香港每年仍有肺結核新症,但已不再造成大規模威脅,這有賴多年來政府及醫護界的努力。

          在全民有書讀的今天,充足的教育水平,令市民認識衛生的重要性。預防傳染病,要由個人開始,簡單如咳嗽時掩嘴,或有不適時要於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加上勤加洗手,已能保障自己與其他人免受傳染。既有市民自發性維護環境清潔,加上優良的社區設施規劃,如減少垃圾堆積及老鼠隱匿,已可讓部份傳染病於源頭被控制,即使有鼠疫個案,也難以散播造成災難了。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袁少林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藥物安全專題系列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