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紀行
美食紀行
美食紀行

健康的生活

2020/04/20 04:12:35 網誌分類: 生活
20 Apr
         疫情下過生活,「宅煮」成為了大方向,一些平日極容易接觸到的食物,意想不到地也變成大流行!

          自家做麵包是疫情期間的合家歡活動,超市麵粉也因此成為搶手貨,麵粉斷市是繼搶米大行動後另一個的重災區。

          做麵包,我也跟潮流,上網搵師傅,最合心水的是愛爾蘭麵包大師Patrick Ryan的自然生態酸麥麵包。做酸麥麵包Sourdough,先要養麵種,有機麵粉與水的比例是一比一,五十克麵粉加上五十亳升的水攪拌均勻後蓋上蓋(不用全封口),放在廚房陰暗位置,二十四小時後,空氣中的酵母菌微生物與麵漿融合後起泡,成為發酵酸麥麵包的「麵種」。麵種成功起種後,最少要餵養五至七天後,酸麥母酸種才會成形。餵養的方法也不複雜,第二天比例同樣是一比一,五十克麵粉加上五十亳升水拌均後蓋上蓋。培養酸麥麵種,不能夠無限放大去培養,第三天要先把一百克的發酵酸麥麵種放棄掉,留下來的一百克酸麥麵種再加入一百克麵粉加上一百亳升的水攪拌均後繼續培養。

          Patrick Ryan的方法大家有興趣可以在網上找到,我反而想為大家介紹一下這種麵包的好處,簡單來說,酸麥麵包就是無添加,相比起現時坊間的麵包大量使用膨脹劑及添加劑等,就更加健康。酸麵包種,可以做麵包,也可以用在薄餅、饅頭與餅乾等,不同的發酵麵食品上,有了麵種,自然就有健康的生活! (www.youtube.com/channel/UC39gFX0VF1BxPRDOfFu4Lmw?view_as=subscriber)

        紀曉華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