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書

2020/08/22 04:12:20 網誌分類: 生活
22 Aug
          杜甫詩云:「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家書所以值錢,不止因為「情」,也因為「難」。

          古時候要寄封信,可真不容易。現代人看得太多古裝片,以為飛鴿傳書就了事。要知道鴿子傳信須久經訓練,這「培訓成本」不是人人付得起。加上鴿子只會飛兩點一線,路途中意外又多,成功率極低。

          那時候送信,最可靠的方式是用「郵驛」。城鎮之間的主要道路,每隔幾十里設一驛站,送信人可在此休息、換馬,或者交給下一個「郵差」接力。可是郵驛這種方式,主要是官府傳遞文件所用,老百姓要寄信,只能自己想辦法。

          大戶人家可以讓家丁送信,送到之後還能將回信帶回,但一去可能就是幾個月,期間碰到什麼天災人禍,風險自負。

          尋常百姓寄封信,幾乎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拜託親戚朋友。隔壁老李的侄女婿下個月去京城,就寫封信給嫁到那邊的女兒,請他帶過去。送信之人你未必直接認識,旅途中丟了,下雨弄濕了,也不能怪人家。

          杜甫寫《春望》時正值安史之亂,每次離開或許就是永別,每封信所寫的都可能是遺言,你說家書怎能不珍貴?

          唐朝的家書可抵萬金,今天卻一文不值。發個手機訊息到太平洋彼岸,不需一秒鐘,也不花一文錢。至於情意,也不是沒有,只是來得太容易,就沒那麼稀罕。

          某天路過旺角弼街郵局,記得四十年前還有人在門外代寫書信,代填表格。後來識字的人多,這行業就沒落了。再後來,沒有人寫信,表格也變成電子的⋯⋯

        譚紀豪

        
回應 (1)
我要發表
0088
0088 2020/08/22 15:29:26 回覆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