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吉子 -「阿彌陀佛」
小吉子 -「阿彌陀佛」
小吉子 -「阿彌陀佛」

明佛陀教育 (16)

2020/10/22 23:56:41 網誌分類: 教育
22 Oct

(淨空老法師開示)

把真我找回來

我,六祖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出來,我是什麼?自性是我。這是佛法說的,自性是我,要隨俗講,隨俗講就不能叫靈魂,叫靈性。魂不靈,魂要靈,你到世間來投胎一定會選大富大貴人家,那個日子多舒服,你要投胎到貧窮人家去,那不是錯了嗎?迷,不悟,他不覺。所以夫子說得好,夫子在《易經.繫辭傳》裡面講「遊魂為變,精氣為物」,這兩句話說得好!鬼魂速度很快,動盪不止,他定不住,速度很快,真的他是遊魂,這說得很有道理。在佛法裡面說迷魂,他迷了,迷而不覺,那個是自己,實在講就是佛家講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迷,覺了就不叫阿賴耶識,叫自性,叫法性。一樁事,迷悟不同的名號。

我們凡夫跟佛一個性,一個自性,一個靈性,絲毫差別都沒有。我們在賢首國師的《妄盡還源觀》裡面得到這個信息,他老人家跟我們講得很詳細,講得非常的精彩。我們學了之後,雖然沒有證悟,有解悟,我們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佛菩薩、祖師決定不會欺騙我們,我們對他要有堅定的信心。我們學佛沒有別的,就是把它找回來,把自己的本來面目找回來。所以他論文的題目「妄盡還源」,還源就找回來,把真的我找回來。

十方諸佛讚歎的世界

從《華嚴》、從《法華》、從《楞嚴經》上總結,我知道淨土好,淨土殊勝。真不容易!看你們只是一聽就接受,我很佩服,我怎麼這麼難?搞了十幾年才把這個真正接受。

這個法門「橫出三界,圓登四土,頓與觀音、勢至並肩。可見此法門之究竟方便,善應群機也」,這話真的,不是假的。橫出也叫橫超,因為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步步高升,豎出,不是橫出的。《華嚴經》上不就很好的例子嗎?你看十信位,十信上面十住,十住再上面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好像我們念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這叫豎出。淨宗法門不需要,就在人道旁邊就溜走了,不必這麼麻煩,這樣一步一步到哪一年你才能出頭?從旁邊走,極樂世界去了,阿彌陀佛接引你去。到那邊之後圓登四土,這就特別,釋迦牟尼佛有沒有四土?有,豎的,不是圓登的,你得一步一步爬。六道裡面是凡聖同居土,四聖法界是方便土,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是毘盧遮那佛的實報莊嚴土,再往上去是常寂光淨土,還是一步一步往上提升,在華藏世界。淨土可不一樣,阿彌陀佛的四土裡面沒有界限;換句話說,用現在科學家的話來說,它沒有空間維次。這是在十方世界裡頭統統沒有這種現象,只有極樂世界特別,沒有空間維次,四土在一起,所以一生一切生。

你看他下面舉的例子,觀音、勢至他們是住在哪裡?他們住在實報莊嚴土。我們現在念佛往生是生凡聖同居土,在我們這個世界,凡聖同居土見不到方便有餘土,它有界限、有障礙;六道裡頭我們生在人道,我們見不到天道,天有二十八層天,下面見不到上面,上面可以見到下面。可是極樂世界就好比是什麼?十方世界諸佛如來辦學都是由小學、中學、大學,都是這樣辦法的,而且小學也一年級、二年級各有各的教室,不在一起,阿彌陀佛這個大教室,從小學、中學到博士班都在一起,一個教室裡上課,就像這種情形一樣,統統在裡面,這個很特殊。所以說一生一切生,我們能夠以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你到極樂世界,你都能看到觀音、勢至,都能看到文殊、普賢,都在那裡。常常跟這些人在一起,那你真走運,這是法身大士,你不會的他教你,除了佛教之外,這麼多菩薩來幫助你、來提攜你,你就很快成就。這是極樂世界無比殊勝之處,所以感得十方諸佛讚歎。叫圓登四土,沒有階級。頓,立刻的意思,你立刻就跟觀音菩薩、勢至菩薩並肩,都是阿彌陀佛的學生,他就變成我們的學長。

淨業三福是佛法指導原則

我們現在要認真問自己,淨業三福,不僅僅是淨宗的指導最高原則,也是整個佛法指導原則。第一條裡面所說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做到沒有?這是什麼?這是學佛的基本條件,我們要不具足那沒有資格進佛門。進佛門是有條件的,什麼人?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就是這四句,這四句就是儒釋道的三個根,孝親尊師在《弟子規》裡頭,慈心不殺在《感應篇》裡面。所以你能夠把《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真正落實,真正做到,你就是標準的善男子善女人,這個條件才能夠入佛門受三皈五戒。第二福這是真正佛門弟子,「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前面條件不具足沒有資格來受。可是現在怎麼?現在我們不具條件的也都受了。章嘉大師告訴我,受了怎麼辦?受了學。千萬不要認為我受了戒,我已經得戒,不可以這樣說,這個說是什麼?這叫大妄語;大妄語,你沒有得到,你自己以為得到。

這個話最早蕅益大師講的,蕅益大師明朝末年人,明末清初,雖然是淨土宗的祖師,第九代的祖師,他在戒律上下了很深的功夫。所以像近代弘一大師,大家知道弘一大師研究戒律。在那個時候蕅益大師研究戒律的,他戒律的著作也很多。他告訴我們,中國從南宋以後就沒有比丘,那個比丘是名字比丘,有名無實,比丘戒做不到,沒有比丘。要傳出家戒,傳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戒,至少要五個比丘才能傳,沒有五個比丘傳這個戒,受戒的人不能得戒。他說南宋以後就沒有,名字比丘不是真的。所以勸導大家你可以去受,知道這是形式,受了以後要學,真正學一條你就得一條,你得做到。我們受五戒的人很多,很普遍,受在家菩薩戒的人也不少,五戒有沒有做到?不要說別的,不妄語做到沒有?常常說瞎話有意無意,沒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你去想一想哪一條做到?還說我受了滿分的五戒,滿分的優婆塞、優婆夷。五戒都做不到,菩薩戒更不必說,所以有名無實,這個我們要知道。這種做法這是欺騙諸佛菩薩,我什麼壞事都沒做,你受戒做不到這個罪就很重。怎麼個結罪法?犯了什麼罪?破壞佛教形象你承不承認?人家一看佛教,你看這佛教徒是這樣的,他不罵你,他把整個佛教都罵了,連諸佛菩薩都罵了,要懂!

在家的信徒十善做不到,十善、三皈、五戒做不到;出家的這些弟子們,沙彌律儀做不到,不但沙彌律儀,三皈、五戒、十善也做不到。你說佛教怎能不衰?佛教衰在哪裡?戒律沒有了。你看佛法信解行證,你有信有解沒有行,證就不談,沒有行怎麼會有證?只有信解,信解就變成學術,變成佛學;有行、有證那就變成學佛。學佛跟佛學不一樣,佛學是能說不能行,學佛是能說又能行。

 

來源:

http://www.amtb.org.tw/enlighttalk/enlighttalk.asp?web_choice=4&web_amtb_index=111#godata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