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具國際化獨特優勢 奢侈品產業應創新深度發展

2021/02/01 04:14:24 網誌分類: 生活
01 Feb
        

正當港商擔心港人不留港消費之際,深圳近日趁着這股「跨境購物潮」乘勝追擊,試行境外旅客購物「即買即退稅」措施,大力吸客,對香港一直引以為傲的免稅政策無疑是種挑戰。在經濟結構變化的關鍵節點,香港一定不能依賴於以往的價格優勢取勝,應圍繞國際化窗口優勢向創新型深度發展,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轉危為機。

深圳繼9月中發布21條促進當地消費措施,近日再啟動境外旅客離境退稅「即買即退」便利政策,境外旅客可在試點商店購物現場領取退稅款,約為商品價稅合計的9%,方便消費者二次消費。首批試點為羅湖萬象城的23間名店,涵蓋Louis Vuitton、DIOR、Hermès、Cartier等知名國際品牌。深圳當局未來擬爭取覆蓋全市知名消費街區,下一步更會嘗試推廣使用電子支付退稅,以便利為本促進購買消費。

新措施簡化了退稅流程,無疑會增加消費者購買意願。從今年首11個月,海口海關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407億元,同比增長26.1%可見,「退稅、免稅」令經濟增長勢頭強勁,反映是有效刺激經濟的手段,能吸引更多消費者,促進商品銷售。今次措施雖非深圳獨有,內地5個大城市已先後試行,亦非針對香港,但客觀上仍會對港零售業構成威脅。

香港的免稅政策,長期以來是奢侈品市場的撒手鐧,但匯率變動加上相關退稅政策,令深圳等內地城市漸漸拉近與香港購物的價格差異,香港購物天堂的市場地位隨時受到威脅。雖零售業認為香港仍具價格、正貨保證及產品款式新穎等優勢,且港人北上主要為吃喝玩樂,並非購買奢侈品,暫對港市場影響有限,但深圳這一舉動,無可避免會吸去一些到當地遊覽順道「買開便買」的國際和香港旅客,令香港失去部分客源,進而影響銷售和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在深圳力吸名牌客的同時,極有可能推動更多國際知名品牌進駐或加大在深投入,香港吸引國際品牌的優勢會日漸退減,零售業會面臨銷售下滑和利潤壓力。本港零售商應有所警惕,可能要重新評估奢侈品牌的定價和競爭策略,創新銷售及推廣模式,以應對來自深圳的競爭,以至維持香港作為國際旅遊及購物目的地的競爭力。

港商應積極考慮提供價格優惠、更優質服務以創造良好購物體驗,例如提供個性化定製選項、增加售後服務體驗、舉辦促銷活動或捆綁式銷售等,令旅客和本地消費者獲得額外的價值和滿足感,藉此留住客人。同時擴大網上銷售渠道,以突破地域限制,吸引更廣泛消費者群體。

作為國際化大都會以及時尚之都,香港有其得天獨厚的門戶優勢,應抓住優勢加強時尚文化品牌建設,吸引國際流量,以深度發展鞏固市場。除了舉辦品牌展覽和時裝周,政府還可舉辦更多其他形式活動,如時尚論壇、產品發布會、品牌合作等,吸引業內專業人士、媒體和消費者的關注和參與,促進本地奢侈品市場消費發展。譬如早前LV在星光大道大搞時裝騷,便吸引了大量外地名牌愛好者專程來港感受氣氛,締造了一宗矚目的國際盛事,進而帶動本港旅遊消費。

另一方面,香港也應加強其他旅遊體驗,發展多元化旅遊產品,強化本地品牌和本土文化;並應同步擴大其他產業發展,如加強教育、醫療產業,吸引高端旅客來港,促使香港經濟更多元化,減少對奢侈品市場的依賴。

其實港深競爭,並非是一場零和遊戲,兩地可聯手合作、資源互補,通過更多元、更豐富的資源及配套,協力吸引國際遊客。在中港政策層面,港府可爭取內地放寬深圳居民「一周一行」的政策,並放寬內地居民來港購物的免稅額,便利他們南下來港購物,從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消費。

香港作為中國以及大灣區面向國際的窗口,一定要發揮自身優勢,以創新模式聯通國際。與此同時,更要加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協同發展,以資源互補凸顯大灣區整體優勢,向國際講好中國故事。

蔡晋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