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地
張天地
張天地

大乘經典非佛說

2021/12/16 12:42:52 網誌分類: 大乘亂象
16 Dec

公元前約480年,佛陀入滅那年夏季雨期,摩訶迦葉尊者從庫西那加拉回到王舍城,在郊外的七葉巖召集五百位阿羅漢,由阿難尊者誦法,優波離尊者誦律,經過會眾的確認之後,次第編輯,攝題記誦,是謂第一結集。

當時的結集記誦均以語言傳持並未以文字記錄。用心記誦,一方面是對法的敬重,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印度社會的文字運用、刻劃工具、書寫材料都還沒有充分發展出來,語言傳誦的方法遠較文字記錄來得簡易而有效率,親切而詳細。所以第一次結集成經律之後,僧伽代代傳誦,直到公元前80年左右,才普遍用文字記錄下來,輾轉流傳翻譯成為今日讀誦的經律。

迦葉尊者的結集工作主持得非常嚴謹,編輯的次第也非常切合四聖諦的教法─先由「五陰相應」闡釋「苦」聖諦,其次以「六入相應」闡釋「集」聖諦,接著以「因緣相應」闡釋「滅」聖諦,然後以「道品相應」闡釋「道」聖諦;戒律方面則詳細地說明製戒的緣起,開遮的事例,犯戒的輕重…等;結構堅實而精要,傳誦的內容也非常平實簡明─忠實地傳述了佛陀與弟子在世間的修行生活規範,並教導弟子對現實人間的種種苦惱現像有真實的認識,對導致痛苦的原因有真實的剖析,對熄滅痛苦的目標有真實的信念,對熄滅痛苦的方法則有真實的方向和次序。這樣結集的聖典,即使經過千秋萬世仍然如佛住世一樣,令人肅然起敬,令人感動、讚嘆不已。然而經律北傳中國千年的時間,卻未受到應有的尊重。

雖然有部份的大乘學者認為五百羅漢的結集並不能代表廣大僧伽的意見,也不能完全包括佛陀的教誡,甚至有偏重主持人─迦葉尊者的苦行傾向。這一觀點如果就佛陀於四聖諦平等正覺而具足十力的立場而言,不但五百羅漢,即使五千阿羅漢也不能完全傳述佛陀的正覺。但如果就解脫的法次法向及涅槃的目標而言,那麼只要一位阿羅漢,就能夠攝受許許多多的弟子眾入於法流乃至證得解脫涅槃;更何況是五百位無學人的戒、定、慧聚所集成的經法。尤其是由世尊一向所讚嘆而修持嚴謹、解脫自在的迦葉尊者所主持審訂的經律,其間所蘊含的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是精確無疑的;其間所凝聚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是萬古流芳的。

這第一結集的經典內容也就是四阿含的原形,相當於南傳巴利經典中的相應部,亦即北傳梵文經典中雜阿含的五陰、六入、雜因、道品誦等。至於律典的內容,南、北傳在條目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這部聖典代表了佛陀在世時的「正法律」實態,在傳統佛教僧伽裡一直認為如此,在最近百餘年來東西方學者的研究也認為如此,尤其在資訊發達,世界交流方便的1990年代,這已經成為公認的事實。

在這部經典裡,找不到淨土的記載,雖有「三世佛」的記載,卻沒有提到「十方佛」的觀念,連「菩薩」這個名詞都沒有。 「菩薩」一詞雖曾在北傳雜阿含經的灰河喻裡出現僅有的一次,但在南傳經典裡則沒有灰河喻,應屬公元初年,大乘思想萌芽時所加入的篇章。所以淨土三經「阿彌陀經」、「無量壽佛經」、「觀無量壽佛經」,都不是在這次結集所傳誦下來的經典。華嚴、法華、般若…等都是公元一世紀左右的作品。

雖然也有傳說與第一結集同步進行的「千人窟外大結集」,以此做為大乘別傳的根據。但是以千人的結集規模,勢必要有像阿闍世王那樣財力雄厚的外護,才能順利地展開工作,而必然也會留下合乎當時佛教用語和社會背景的詳實記載。但是,仔細觀察大乘經典的用詞及其所倡導的佛像崇拜、塔寺供養、書寫讀誦…等等,都是反映公元紀元前後100年間,西印度及西北印度的人文實況。透過史實的幫助當可充分瞭解。

公元1990年代,尚有許多感性的北傳信徒們,仍然堅信大乘經典是佛陀在天上說的或是龍宮收藏的。大乘經典上的人物也都是騰雲駕霧、放光震動、神通變化、莊嚴華麗、辯才無礙…的大菩薩們。他們有崇高的理想─成佛,他們有慈悲的意願─菩薩行,非常令人驚嘆,但離開人間真實的生活則有一段很遙遠的距離。

摩訶迦葉尊者所結集的聖典則是有血有淚,有欲有離,有煩惱有解脫,有諍論有共勉,有輕蔑有尊重,有沮喪有法喜,有目標有方法…顯示真實人間修行生活的實況。尤其是這部聖典的結集是在提婆達多破僧壞法之後,它以原始的正法律嚴正地區隔了像法的蠱惑,使後世細心的學人仍然能夠明辨是非。

尊者所結集的聖典仍將默默地等待著人世間正直、誠懇、智慧之人前去追尋、實踐、通達。永遠不會因為時代的迷惘而失去它的寶貴。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