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rlie
shirlie
shirlie

再談電影

2008/07/19 16:45:25 網誌分類: 影視
19 Jul

我還記得電影筆記的故事。

安德烈巴贊叫杜魯福寫影評,杜魯福寫得尖酸刻薄,寫到成個法國電影界個個憎死杜魯福,最後有人戲言,杜魯福先生,既然你寫得我們一無是處,那麼不如你執導一部電影給我們看下閣下功力。

杜魯福就接了呢個挑戰信,那麼寫什麼題材好呢?時年1952年,法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電影之一,Jeux interdits (Forbidden Games) 禁止的游戲 ,獲得奧斯卡提名最佳外語片, 而呢部電影一直是杜魯福的喜愛電影之一,他決定以他自身經歷去寫故事,也就是400 blows (400擊) 。

400 擊是杜魯福的自身經歷,他讀書時成日逃學,也試過逃兵役 (最後安德烈巴贊想辦法救他) ,全港熱愛杜魯福電影的影迷無數,之後,杜魯福寫了Antoine Doinel五部曲,呢方面我不寫了。

為什麼400 擊會深入各影迷的心?答案好簡單,因為呢部電影好真摯感人。受歡迎電影有幾個原因,感人的電影一定是榜上有名。去年人人都話達文西密碼一定收得,本書全球熱賣,主角是全球最高片酬演員湯漢斯,幾位配角如 paul bettany保羅伯特尼,Audrey Tautou柯德莉塔圖等都是歐美近呢幾年冒起得最快的演員,而事實上出來的結果是呢部電影被選為2006年最令人失望的電影。

電影的世界沒有人估到,一部電影有齊賣座的必然理由不代表呢部電影一定收得,相反亦然。大電影不一定會收得,你都有眼看waterworld未來水世界,當時的kevin costner奇雲高士拿被譽為電影金童子,每部電影都大賣座,奧斯卡獎都拿了,在電影界呼風喚雨,要風光有風光。一部未來水世界將他由天堂打入了地獄。martin brest拍完一部gigli之後,從此在hollywood消失。他本人的scent of woman女人香水準不差,也幫al pacino阿爾柏仙奴嚐了多年宿願。你可以去找下martin brest的資料,去引證我的說話。


你可以訪問下李安,人人話他得奧斯卡獎,你有沒有問下他在斷背山付出了多少努力?

導演去看原書,去周圍找景,你覺得是他的職責嗎?

拍得不好又堅持要從頭來過,是應份的?

為什麼他會得獎,你們有沒有回想下他對呢部電影付出的努力?

我總不相信觀眾會拒絶一個對電影熱誠的人,這樣的電影才會有希望。

同樣地,你們也可以訪問下全世界電影影評人?

為什麽影評會死亡呢?

我想訪問下他們,究竟他們寫影評時,會否真的不帶有個人喜好去寫呢?

我自己如何喜歡 christopher eccleston 都好,當我看了 the dark is rising 的時候,我自己都無能力向所有來小妹個blog 的電影愛好者介紹他們去看這部電影。

呢部電影爛到七彩的程度,小妹可謂要硬啃成套電影。我可以用坦白的語氣跟大家,若非2007年的爛片過多,呢部電影除了最差男女配角外,坐底起碼全取金草苺所有獎項提名,小妹都十分訝異這部電影居然可以收回成本,簡直是奇蹟添。

當全世界影評人寫影評有偏差時,我相信可以昆到觀眾一次,但觀眾的眼睛是雪亮,你閣下寫影評呃到人一次,呃到人二次,難道可以呃到人三次嗎?

當班影評人寫影評寫到班導演自動自覺去買閣下所寫的影評去執電影毛病時,不如你們幫我去問下這班影評人,這位影評人的影評價值有多高呢?

我曾經到訪名影評人舒琪的部落,問他如何去看Zbigniew Rybczynski 呢位電影工作者?而他的答案是不曉得這位電影工作者是誰。

Zbigniew Rybczynski 是電影革命先鋒。麻煩各位去看看以下文字。

He is a recognized pioneer in HDTV technology. In 1990, he produced the HDTV program The Orchestra for the Japanese market.

我相信全香港的朋友,都知道什麽叫 HDTV嗎?

當一個全香港最為人熟悉的影評人跟我說,他完全不知這位電影工作者是誰時,而這位影評人是以寫電影鏡頭技巧聞名全港時,你會怎樣去看其他寫影評的人呢?

當全世界都責備我寫李安 LUST CAUTION 燈光運用有問題,認定我是故意批評李安的電影時,究竟他們有沒有細想,李安拍電影是否真的是天下無敵呢?

為什麽李安的  "Little Game" 最後要推遲呢?

當我聽到李安拍Taking Woodstock時,我內心是很難過,你們可知原因嗎?

在 HOLLYWOOD 製作人心目中,李安除了拍HOMOSEXUAL 外,沒有人有信心讓他去拍攝其他題材的電影。

你們可知以製作系理論來說,李安在 HOLLYWOOD 存在價值有多少呢? 當一個導演要走回回頭路才讓製作人有信心讓他拍電影時,你會怎樣去看李安未來在 HOLLYWOOD 的前景呢? 萬一這部電影失收時,你們會認為李安能否再在 HOLLYWOOD 立足呢?

MARTIN BREST 對於每一位電影工作者來講,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難道你認為我批評李安,就是因為我妒忌李安在 HOLLYWOOD 的成就嗎?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很為李安能夠拿取 OSCAR 獎而驕傲,但我絶不認同他拿導演獎,我只會認同他拿電影獎。

同樣地,我認同 MARTIN SCORSESE 應該拿THE BEST DIRECTOR OF OSCAR,但我絶不認同是 THE DEPARTED 拿這個獎。

我們拍電影,不是單是拍電影,而是花盡心思叫觀眾自動自覺買票去看你閣下的電影。

觀眾眼光是雪亮,你昆到觀眾一次不代表你昆到觀眾第二次,有誠意拍的電影終有一天會於影壇大放異彩,時間不會等人,但時間是人世間最公正的證人。

1971年的the best film of oscar,french connection ,今天有多少人記得這名字,塵世間所有影評人和觀眾,全被同年另一部電影 a clockwork orange 吸引,他們心裏疑問,為什麽這部拍得近乎完美的電影竟衰失oscar 獎呢?

就算當年的評審,他們聽到觀眾和影評人的疑問時,都不敢回應這問題,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是從stanley kubrick 手上奪走了他應得的獎項。

作為電影工作者,William Friedkin 贏這個獎,贏得很難過。

你可知他點解難過?

他告訴全世界的記者,這個獎應該頒給stanley kubrick,因為後世人只會記得a clockwork orange,而不會記得他得了OSCAR 獎項。

事實上,他不幸言中,他難過是因為他自覺贏得不夠光彩,贏得不令人心服。

我只會相信一件事實,只要全世界人人都對李安先生心服口服時,我總不相信在他有生之年,拿不回他應該在2005年屬於他應得的獎項。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