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rlie
shirlie
shirlie

我如何看 Werner Herzog

2008/12/07 18:41:39 網誌分類: 未分類
07 Dec

看到舒琪的文章,令我想起Werner Herzog。小妹之前寫了篇 opening title 關於 aguirre, the wrath of god。

AGUIRRE, THE WRATH OF GOD

電影開頭以紅底白字出一段簡介。 之後我們看到一個煙霧彌漫的山景,看到一群人由山上行落來,之後我們看到是一群士兵出現。

來到一條小河,我們看到一個身穿軍服的人說話,之後出現一個河水鏡頭,此鏡頭出現約45 秒後我們看到一個山景,見到一群士兵運送一位女子,至他們來到河邊扎營結束。

現解讀開頭如下:

1. 電影以紅底白字出旁白後,第一個鏡頭是山景。

暗示這個故事是一個異常血腥的故事,原因是紅色是激烈顏色,一出完紅底白字後即出現山景的話,即代表這是一個悲劇故事。因為山景,雪景,沙景等出現時間越早,電影以悲劇告終的機會越高。假如第一個鏡頭就已經是呢批景,我可以用100%語氣跟你們講,這一定是悲劇故事。

2. 士兵從山上走下來。

導演肯定這個故事是一個血腥的故事,因為這故事是一個講述戰爭的故事。

3. 來到一條小河,我們看到一個身穿軍服的人說話。

這個故事會以這個人為主要枝節,原因是他是第一個人說話。

在電影創作思維論調來講,鏡頭影着第一個人或觀眾聽到第一句對白時,即代表這個人出現會徹底影響成部電影,就算呢個人是一開始給人殺死,成部電影也會因為呢個人的死而影響往後的情節。

4. 河水景出現45秒。

在電影前15來講,單影一個景或一個人的時間越長,即代表這段歷程越長。

河水是一去不回的物件,在這幕我們可以清楚看出以下幾項:

a) 這是一個悲劇故事

b) 這是一個很孤獨的故事

5. 電影以俯仰角交錯影山景。

在電影言語運用學來講,俯角是描寫低下的物件,仰角是描寫上等的物件。

二種截然不同的鏡頭接連出現時,即是這個故事是一個很複雜的故事。

大景至個人,鏡頭由外至內,大景是外,個人是內,即是導演講述是這個人故事。

一大群人的景之後去到二個人再去河水景。

導演已清楚講明,這個故事只會死剩第一個說話的人。

主因是一大群人之後至二個人而影河水景,一大群人跳到二個人是極端描寫手法,而之後接着河水景,因河水景只會向一個方向流走,在電影言語運用學來講,即代表這群人會如河水般一去不回。

好坦白講,這是一部非常學院派的電影。學院派電影重電影創作思維,講求心理學或鏡頭運用思維學等學識融合其中。

該怎樣去分析這部電影呢?

在我個人立場來講,這部電影必須要有強勁的 techni 知識作 support。

理由很簡單,

在片尾鏡頭,AGUIRRE講完 THE WRATH OF GOD 後以仰角影太陽,再用360度去映回AGUIRRE本人。

以電影創作思維來講,

人說自己是THE WRATH OF GOD ,以人拿猴子來作出挑釁天的行徑,寫下人的慾念何等強橫,仰角影太陽指天,但再以 360 度去映回AGUIRRE本人,即是指在 太陽 (天) 俯視下,人是何等的狂妄。

不如全個大中華的影視製作者解釋下,Werner Herzog 怎樣去看戰爭呢?

前後15 用河水,但前15 用一群人而後15用一個人,在電影對比場面來講,以人數去講出戰爭殘酷。

作為電影評審,你怎樣去看 Werner Herzog 的導演才能呢?

這部電影絶對沒有人有本事抄,原因是這部電影以個人心路歷程去拍。

解讀電影最難的是個人主義電影,同樣地,個人心路歷程電影也沒有人有本事抄。你閣下學識如何淵博都好,都沒有本事找抄襲別人的生活點滴。

我們大中華不是沒有電影人材,而是欠缺一群願意花時間去磨練自己,願意花心思去拍電影的人材。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