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愛銀行?6月25日

2009/06/27 11:52:24 網誌分類: 經濟
27 Jun

毫無疑問我是特別偏愛銀行股。不單是本地銀行--如果匯控(5)也算是「本地」的話--也包括中資銀行。

當然,買入花旗也曾經令我非常後悔。

我人生第一次買入銀行股是新加坡的華僑銀行,那已經是60年代的事情,當時放寬了股東必須是華人的限制。

那時我在此股賺了一些微利,結果就沽貨離場,這樣做實在愚蠢。後來我認清了自己的錯誤,於是重新買回,然後不再擔心股價的上落,因為我把該股視為一生一世的投資。

我太懶惰了,沒有記錄買入的價位,所以不知道入貨時的成本價,而我相信過去的價位已成歷史,對將來沒有指導作用。

入市的價位,的確常會影響到人們的投資行為,令他們在不應賣出的時候沽貨。現在我每買入一隻股票,都是抱著「一生一世」的想法,只有在極端的情況我才會選擇沽貨離場。

當我參與一個新市場時,我比較傾向先看銀行股,因為它們通常規模龐大,而且知名度高。


我嘗試把注意力集中在知名的公司,因為它們的生意比較容易理解,而且我會比較有經驗--當然也有例外的。我親眼目睹銀行茁壯成長的過程。記得1973年油價暴升,倫敦股市崩潰,很多二線銀行都倒下了。我從此避開那些專做二按、又或者是靠本身投資交易來賺錢的銀行。

尤記得當年匯豐收購James Capel,那是一間大型的英資證券商。我當時大力批評這宗收購,幸好匯豐在損手之後及時離場。當花旗刻意擴張證券業務時(收購了Salomon Brothers、Smith Barney和Shearson Stone),我也避開了花旗;我以為它懂得經一事長一知,以為其銀行業務的盈利能吸收這些收購的損失--後來我發現自己大錯特錯。我特意避開那些靠本身投資交易來賺錢的銀行,也會避開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投資銀行(當然,連巴菲特也入股高盛時,我也不得不讓步)。

我認為普通銀行業務的純利是相當穩定的,而且有增長的趨勢;但每隔幾年都會有一次大規模的壞賬,皆因銀行與樓市的週期相依為命。這次可能是例外,但一般銀行都傾向過度撥備,然後之後又再回撥成為盈利。

我不知道這次匯控會不會這樣做,因為匯控過去為物業壞賬的撥備都是大刀闊斧--尤其是在Household International損手的時候。匯控已經透過出售資產來「填氹」,但即使是很大機會收回的貸款,匯控也會撥成壞賬。

至於亞洲的銀行(包括中資行),對美國企業債券的撥備不多,但它們參與的程度不高;星展銀行就是好例子。實在沒有理由盈利不會回升至原來的水平。

正常來說,沒有分派的盈利會令保留盈利增加,令盈利進一步上升。一般銀行的營業額是其總資產的2%左右,扣除壞賬和行政開支之後就是純利。無論利率高低,根據我的經驗,那便是借貸之間的差距,只要你能以6%借入資金然後以8%貸出,抑或是以1%借入然後以3%貸出,你能賺取的息差都是2%。

即使壞賬水平偏高,多數亞洲的銀行仍能賺錢。這條公式當然是太簡單,很容易就能被推翻。我認為中資銀行能賺的息差會超過2%,但這純粹是臆測。我不知道金融市場何時才會回覆正常,但如果中國的樓市是一個指標,那麼經濟已經重新起動。

對於一個著眼一生一世的投資者而言,長遠前景的變化不大。我有信心銀行的增長率即使不能跑贏大市,也至少與大市同步,前景絕對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