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水不平衡--中醫治療

2010/01/13 19:43:19 網誌分類: 健康
13 Jan

上星期一病人進診室,面帶愁容說︰「我好暈呀,之前入過醫院,食左D西藥,好D,但今日都好暈,暈到行唔到路。頭暈時四肢麻痺。」

「係瞓醒起身頭暈,定係平時都無端端暈呀?」

「行路郁動就暈。頭轉得快都暈。」

「頭暈時是天旋地轉還是眼前一黑?」

「天旋地轉。」

於是我立即替患者檢查血壓,血壓正常。這排除因血糖低或血壓高才導致的頭暈。患者很明顯是美尼爾氏病(台稱梅尼埃爾氏症),俗稱「耳水不平衡」。

西醫認為內耳液聚積過量,形成壓力,令內耳耳蝸的毛細胞功能出現問題,包括聽力及身體平衡功能,但暫時仍未完全掌握內耳液聚積過量的原因。當內耳壓力導致內耳包膜破裂時,內耳液始流走,患者即會感到暈眩。現時西醫未有根治耳水不平衡的藥物,只能從控制症狀處著手,處方止暈藥、治耳鳴藥及擴張微絲血管藥,帶多些氧份入耳及血管,幫助血液循環。服西藥時症狀或有所減輕,停藥或會復發。

至於中醫則認為「耳水不平衡」跟頸和濕有關,所以我會替患者檢查頸部。骨是一身的支架,頸緊肩痛等跟頸骨關係密切,若頸的生理弧度變直,便影響氣血通往頭部,氣血不足,當然會暈了。所以患者頭部轉動時,頭暈會加劇。按壓頸後穴位患者多感痠痛。

另外,患者以天旋地轉為主,若單因為氣血不足的頭暈,常見表現為眼前一黑,例如未食早餐便捐血,通常都會眼前一黑而暈到。頭暈時天旋地轉則跟濕有關,病者濕重,就如「暈船浪」般站立不穩。那麼,濕是如何形成呢?可以因為脾虛、陽氣不足等。

因此治療方向可以針灸配合,內服中藥以補脾祛濕或補陽祛濕等,以針灸治療頸部,及艾灸補足陽氣。當然臨床上病情多夾雜其他問題,如情緒,更年期等,因此要視乎病者的體質才可對證下藥。一般使用中醫治療都能改善「耳水不平衡」。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