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的意義

2007/03/25 20:53:54 網誌分類: 經濟
25 Mar

一些經濟分析員, 以及部份股民,最近都將2008年北京奧運會,視為經濟增長及股市上升的動力。彷彿任何國家,一旦奧運主辦權到手,便可一登龍門,聲價十倍,以後經濟無憂。

分析員認為,通常奧運舉行前夕,主辦國的經濟發展都不會差的。若是參考1984年洛杉磯奧運、1988年漢城奧運及2000年悉尼奧運,分析員的觀點是對的。奧運舉辦前後數年,美國、南韓及澳洲的經濟發展,均錄得可觀增長。

但對於90年代的巴塞羅那奧運及2004年的雅典奧運,西班牙及希臘又有何得益?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有沒有被推動起來?

對於北京奧運會,我們應以哪一個標準來考慮?

從1992年鄧小平先賢南巡開始,中國經濟連年增長,急速發展,至今已15年。

1994年中國首次申辦奧運,同年,當時仍是副總理的朱鎔基先生已開始實施宏觀調控,防止經濟過熱。今天,我們看到中國領導人窮於應付經濟過熱所產生的問題,不斷推出政策調控經濟。

從1994年首次申辦奧運至今,中國哪有擔心過經濟不增長?中國政府申辦奧運,著眼點根本就不在經濟!中國經濟急速增長,現在是面臨過熱的危機。為了舉辦奧運,政府需要投放大量資金興建體育場館、美化環境、改善空氣污染、加強交通及通訊等各種配套設施。大量政府資金投入到早已過熱的經濟體系,產生了火上加油的作用。

為甚麼中國要舉辦奧運?

現今世界,體育發展是衡量每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其中一項指標,能轟轟烈烈舉辦一次被世界各國稱頌的奧運,乃國家民族的光榮!

中國領導人是為了國家民族尊嚴,才致力申辦奧運!

我們應該為祖國能舉辦奧運而感到驕傲,更應該看清楚奧運對我們的經濟體系,所造成的影響!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