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醫人,不是醫病

2011/05/11 10:38:15 網誌分類: 健康
11 May

每天在診所忙得不可開交的張淑儀醫生,偶爾會想起她。

「她是我早年的病人,每次來覆診都笑容滿面。她患了乳癌,捱過了手術和所有療程,算是康復過來。」誰料就在這個時候,她選擇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所有認識她的人都大感震驚。後來死者丈夫找到了她的遺書,原來她介懷自己因治療乳癌以致不能生育,也害怕日後復發而拖累丈夫……。

「這件事教我當頭棒喝,我只是醫好了病人的身體,而未有洞悉病人的心理需要。」

再高明的手術和先進的醫療技術也只能解決身體的疾病,不能慰藉病人的心靈。行醫多年,張醫生見盡因患乳癌而惶惶不可終日的病人:害怕醫不好、害怕復發,更害怕面對傷痕。

病人的擔憂和傷痛,醫生不是不關心,但始終有如隔岸觀火,無法感同身受,張醫生坦言無力感油然而生。

「十多年前,年長的病人連『乳癌』兩個字都不願說出口,覺得是忌諱,只好改說『生瘤』。」張醫生憶述,那個年頭,公眾對乳癌的認識極少,病人縱然心裡有鬱結,或者渴求得到有關乳癌的資訊,卻求助無門。她於是著診所的護士做中間人,介紹病人互相認識和交流資訊。

慢慢地,張醫生發現病友之間的相濡以沫,遠勝於醫生千言萬語。於是,2005 年,張醫生連同幾位熱心的康復者,創立了香港乳癌基金會,凝聚了醫護人員和康復者的力量,讓病者得到正確的乳癌資訊和同路人的支援;另一方面基金會製作有關防治乳癌的刊物和光碟,令關注乳房健康的訊息得以普及。

由借用她診所一角運作,到機構有獨立的辦事處和團隊,香港乳癌基金會發展之迅速,教這位創辦人感到意外。「成功是無止境的,大前題是從病人的利益出發,將信念化成行動,讓病人痊癒後可以從容再面對生活。」張醫生堅定地說,香港乳癌基金會將會繼續在公眾教育、病人支援和倡議三方面努力,改善乳癌患者的福祉。

回想當年躋身乳腺外科醫生行列,張醫生謂是基於自己喜歡挑戰又想幫助別人的想法,因為她看到那個年代,香港非常缺乏這方面的專才。

早年在政府醫院服務的張醫生,回想當時公立醫院資源緊絀的景況,不勝唏噓。她眼見很多乳癌病人明明可以局部切除乳房,然後以電療來根治癌症,但礙於電療資源所限,病人都要把整個乳房割去,以求一了百了。

另一樣令她不能接受的是:「病人發現乳癌時,最少已發展至一至二期,因為當時根本沒有X 光造影檢查,病人基本上要等到能夠眼見或摸到徵兆才察覺得到。」她於是在廣華醫院引入乳房普查計劃,甚至比私家醫院還要先進地引進全港首部X 光造影檢查儀器,令病人得以發現早至「零期」的乳癌。

在公營醫院服務期間,她也為病人做了多個「第一」:第一個引入乳房局部切除手術、第一個引入乳房重建手術。轉為私人執業後,她將前哨淋巴檢查普及化、更在私家醫院設立乳房護理中心、率先集合全港乳癌專家定期交流經驗和資訊……等等。這些改變,不單有助保住乳癌病人的生命,也提高她們的尊嚴和自信。「我經常勸勉病人,乳房重建手術不是為取悅丈夫或別人而做,而是為了自己身體需要而做。」

她自言相當關注乳癌方面的醫學研究發展,又不時到外國取經,吸收先進的醫學知識和科技。「到外國參加醫學會議不僅花錢,暫停看症亦等於減少收入,不是每位私人執業的醫生都願意去做。」但她堅信惟有努力鑽研醫療技術,才可以為病人引入更好的服務。

 

Blog內容,輯錄自《乳癌不可怕》一書

各大書局有售,每本$68

 

本書內容由香港乳癌基金會提供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