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餐廳 - 一個文化沙龍的故事

2012/04/08 18:42:14 網誌分類: 文化
08 Apr

{#nam fung.jpg}

 

最近事忙,其實看了不少電影和書本,對生活或政事也有某種看法,只是忙於做其他事,沒有時間執筆。不過倒想簡單討論一下這個大城市的一個小故事。

不久之前,旺角洗衣街的南豐餐廳結業。同期結業的有附近的美而廉餐廳,由於美而廉歷史悠久,其出名的廉價扒餐不時登上《飲食男女》周刊,因此它的結束有如「一個時代的終結」,在香港社區引起不少對上一代的飲食文化,以及時代更替拆卸重建的討論,美而廉也引來大批市民排隊緬懷早被崇尚健康飲食的社會而摒棄的扒餐。排隊人龍一度及至另一面街的南豐餐廳,但沒有幾人留意到這間南豐餐廳也在差不多時候結業。

那麼,被人忽略的南豐餐廳又是怎麼的一回事?先到 Openrice 搜尋一下,此餐廳的評分是偏低的 2.5 分,劣評比好評多兩倍,而且留言的食客並不踴躍,最後一則留言是上年九月發出的。其中一評頗有趣,食客網名「失落的日子之月餅殺手」這樣形容南豐:「客路比較草根和麻甩,上班族請三思。」也有另一位食客雪儀拿它與美而廉直接比較:「總之好難食啦,早知係咁,我一定去美而廉,美而廉個晚餐 $41,都平過呢度 $44 啦!」

電影《雨果》的男主角說過,每一個人都是這個世界的一個組件,沒有人是多餘的,而世界需要各個組件的配合才可以運作。那麼,餐廳又一樣嗎?這所食物質素價錢也不 competitive 的餐廳會有存在的空間與意義嗎?

後來我在 facebook 的一個組群裡發現,對於不少人來說,南豐餐廳並不只是一間餐廳而已,它是一所文化沙龍。文化沙龍一詞源於西方,在十七世紀時期,法國的資產階級和貴族在這些沙龍 (Salon) 談論文學、藝術或政治問題。本來就是一些上流社會的玩意,但那是因為當時社會的教育水平懸殊,才會造成此種現象。經過時代變遷,到了香港的廿一世紀,這個南豐的文化沙龍就好像「失落的日子之月餅殺手」形容,是「客路比較草根和麻甩」的人聚腳聊天的地方,談的是社會現況,日本西方流行文化,電影電視等等。在這些討論裡,他們抒發了對香港的一分感情,對文化的看法,也建立自己的世界觀。在那裡喝一杯奶茶,可以在毫無壓力之下坐到通宵達旦,沒有人會把你趕走,也沒有「阻人收舖」的問題,因為餐廳是 24 小時營業的。

美而廉跟南豐最不同的地方是,前者是滿足吃的需要,對它有情是因為它令人飽足;後者則是提供一個半公共空間來滿足一種社交和思考上的需要,感情應該更複雜。坐在那裡的人花上不知多少個晚上,在風花雪月裡印證了青春。

有人說,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桃姐。桃姐是那個不計付出去照顧你需要的人,就像美而廉。但當基本需要被滿足之後,不就應該去找尋南豐嗎?在香港這個實事求是,搵食至上的社會裡,有多少人可以建立自己的文化沙龍?我的文化沙龍並非南豐,而是早已在旺角消失的東岸書店,在東岸認識過不少人,雖然好些都失去了聯絡,但至少曾經有過那個時光。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南豐餐廳已在 4 月 1 日消失於洗衣街。如果我將來有孩子,我並不期望他爭入有名的 playgroup 或小學,而是希望在他的時代,仍然有他的文化沙龍。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