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

2012/04/22 12:19:24 網誌分類: 運動
22 Apr

詠春拳術廣為人知,緣於李小龍和甄子丹「葉問」的電影。

 

李小龍更上一層樓,自創截拳道,將詠春發揚光大。

 

雖然詠春的套路拳法不多,只有小念頭、尋橋及標指三款,但勝在實用,特別在狹窄空間內,埋身肉搏,能輕易地將敵人擊倒,難怪香港警隊、美國的海軍陸戰隊,詠春都成為必修課程。

 

           {#kung fu.jpg}

 

詠春雖出自少林南拳,但身形和步法都有很多不同,自成一格。

 

例如馬步採用二字箝陽馬,而不是一般的弓步;手法雖有連環拳、標指、掌法,但不似南拳的講求剛猛和力鬥,反而是帶女性的陰柔,講求反應敏捷,注重技巧而非力量取勝。

 

不講不知,詠春就是一套女拳,相傳由嚴詠春女士所創。

 

由於要對付的敵人通常是男性,孔武有力,針對女性的體質柔弱,和男性長時間對戰時較吃虧,所以詠春講求動作要簡單直接,沒有花巧動作,以最快時間,切入敵方中心,擊殺敵人。

 

另一傳說是福建少林的五枚師太,流落異鄉,心中常記火燒少林寺,被清朝滅門的深仇大恨,所以在民間創立詠春,旨在侍機復仇,心法以「仇」為訣,只要交手便全力以赴,出手狠辣,毫不留情,招招打人要害。

 

近年的詠春拳法,經過不斷的摸索、實踐和改良,採納大量的物理力學和數學計算分析,配合人體結構、動作時間、距離空間,發展出一套嚴謹又科學化的專門技擊武學。

 

例如中線理論,認為人體中門最弱,所以攻擊時會先搶中線,當然也是重點防守的地方。

 

直線理論則用上三角幾何,認為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所以計算出拳時,如何能用最短距離,用最快時間擊倒敵人。用力方面,又會捨棄用拙力,考慮如何卸力、借力,以力打力。

 

詠春絕對是一種用「腦」和講求實用的對敵方法,拳手想像自己有如一股流水,遇甚麼容器便變甚麼形狀,遇甚麼河道就順勢而流,出招無固定形式,隨敵人攻勢而變化,侍機而動。

 

例如有一位剛學詠春的男士,在深圳被人從後箍頸搶劫,當時他並不知道賊人是否手持利器,在危急存亡之際,拼命向後,使出一招沉橋掙撞,剛好擊中賊人前胸的氣門要害位置,賊人一驚,連忙落荒而逃。詠春的威力可見一斑。

 

平日學習詠春,多會加入散打練習,反覆對練,務求達到自衛防身的目的。

 

創立詠春拳的前輩,不知何故,革命性地撇棄了傳統,沒有成立任何門派,只求將這種武學廣傳後世。

 

詠春成名後,不知是否「利」字當頭,紛紛有人爭做正宗。先有葉問的後人,和弟子間之爭;後有內地的永春和詠春正統之爭。

 

身為一代宗師,不是致力弘揚武學,反倒追逐世間虛名,若祖師泉下有知,必不瞑目。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