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牆的社區

2012/06/19 06:55:02 網誌分類: 生活
19 Jun

早上上班時間,在電梯口和鄰居見面,打了個招呼,互相禮貌地說聲早晨,各自開始一天忙碌的生活。

 

住的是私人屋苑,有十八橦樓宇,每層三梯八伙。搬進來轉眼間已有20年,同一層樓內,有一些先搬來的,有一些是新近搬來的,雖然大家住得很近,但除了見面打個招呼外,平日都不相往來,習慣關上大門,關係很淡和疏離。

 

大家共住一個社區,但每一家都彷彿建構了一道有形或無形的牆,把每一個人都隔絕了。

 

回想舊日香港,左鄰右里,關係密切,當時生活艱難,各人都要為胃口奔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居住環境較差。但無論是住村屋、住徙置區、或是住唐樓,鄰居都互相認識,彼此守望幫助,間中還會代為照顧看管彼此的子女,小孩子平日都一齊玩耍,一同成長。

 

當時每家每戶,都會飼養一些雞隻,方便過節時用來劏雞還神。有一次,其中一家的雞,走到另一家的門前,還下了一顆蛋。另一家發現後,笑呵呵的抱起雞隻,拿著雞蛋,就走到鄰居那裡歸還。

 

舊日香港沒有冷氣機,炎熱的夏天一到,吃過晚飯,大家都習慣打開門,在走廊對坐,或到樓下空曠清涼的休憩地方,閒話家常。小孩子就在附近,踢足球、玩「紅綠燈」、「何濟公」、「猜皇帝」等集體遊戲,歡笑聲此起彼落。

 

每家發生的事,其他的家都暸如指掌,大家生活艱難,但都願意同舟共濟,遠親不如近鄰,有困難時,街坊鄰里都會盡力協助。當然間中也有是非紛爭,但相駁不好口,朝晚都見面,盡量會息事寧人。

 

前些日子,政府清拆牛頭角下邨,除了很多龍友趕往拍照,留下老香港的舊日足跡外,更多的是一些搬走了的老街坊,扶老攜幼,回來探望還留低的老人家,互相聚舊。

 

不知從那個時候開始,社會富裕了,香港人的生活大大改善,很多人都置業,搬進私人屋苑。都市化和城市化的結果,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遠了。

 

新式樓宇,居住環境較舒適,大廈有保安,每家每戶都有冷氣機、電視機、雪櫃、音響組合、電話,過的是自給自足的生活,但對鄰里的信任卻少了。各家自掃門前雪,休理別家瓦上霜,最緊要是出入平安。

 

現代人越來越自我,重視個人私隱和空間,不願意其他人來打擾。每家人習慣回家後,關上大門,走進自己的房間,陶醉於自己的天地。一天的生活夠累人了,壓力很大,回家就希望能神經鬆馳,何苦還要和鄰里打交道。

 

資訊發達,交通方便,下班後的消遣娛樂也多姿多采。有些人的家只是用來休息睡覺的地方,平日很少留在家中。而和鄰居的作息時間不同,也很難見到面,有的是返夜更的,有的是返早班的,住了多年,完全未遇上鄰居,也不足為奇。

 

鄰里關係薄弱,損失了一個很好的社區網絡和支援的資源。

 

很多獨留子女在家的問題,原因是父母找不到可以信任暫託的鄰居,親戚住得又遠,遠水不能救近火,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身不由己,往日鄰里關係密切,可提供隨時的幫助,問題就容易解決,今天困難得多。

 

政府發展新市鎮,很多弱勢的新移民和低下階層,都搬進了東涌、將軍澳、天水圍等新社區。這些家庭,無論在就業、經濟、婚姻、管教子女,都缺少網絡和支援,政府只著眼於硬件的建築、道路交通規劃、購物中心等配套設施,但忽略軟件支援,這些家庭有問題發生時,單靠幾個社工,解決不了困難。

 

經傳媒廣泛報導和電影渲染,多了人認識天水圍這片圍城和悲情城市,關注這裡所發生的家庭暴力、雙失青年、跨區就業等問題,讓天水圍多了一點曙光。

 

但政府將陸續發展大埔白石角、沙田狗肚山和水泉澳、元朗洪水橋、屯門掃管笏、古洞北、粉嶺北、坪輋和打鼓嶺等新市鎮,若社區網絡和支援系統未能完善,社區中仍這麼多的牆,只會製造更多的悲劇。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