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求診

2012/12/03 05:56:59 網誌分類: 生活
03 Dec

這一天因小病,選擇到一間公立醫院的門診睇醫生,很久沒有到公立醫院了,看到有很多地方明顯有進步,但當然要改善的地方也不少。 

先說要前往登記拿籌號看醫生,從前是採用先到先得的制度,無論你患的是甚麼病症,一律要親身到醫院拿籌,而每天有一定的限額,結果不論老弱傷殘,都要舉家出動,一大清早前往醫院排隊,為了避免拿不到籌,人人鬥早到達,結果八時四十五分派籌,病人可以五時多已在醫院門口輪候!

 

 

因為等候需時,站立過久,容易有不適或暈倒,結果有人帶同摺椅去坐、用報紙雜物等霸位,但仍間中有老弱婦孺感到不適,也經常會因為插隊打尖問題爭執,遇到人有三急,肚子不舒服,也是十分狼狽的事情。遇上刮大風降暴雨的季節,更加慘不忍睹。 

今天的登記已全面電腦化,而病人更可以透過電話預約服務,不用再親身前往排街症,大大減少輪候時間,登記可以更有秩序地進行,而且籌號上更會列明看醫生的大約候診時間,病人只需要按指定時間去醫院,確實方便了不少病人。 

睇症方面,病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分流,預約不同的服務,例如病情嚴重的,當然要立刻叫白車送院或自行到急症室求診;病情需要專家意見的,根據門診醫生確診斷症後,會轉介前往看專科醫生,做詳細檢查,例如有耳鼻喉科、胸肺科、骨科、兒科、矯形創傷、眼科、婦科、內外全科等,其他的有聽力測驗、言語治療、工傷評估、驗眼、職業治療、物理治療、照X光片等,分工仔細;最後是普通門診,求診的大都是一些傷風流感、燒傷割傷、家居意外,和老人病的居多。 

香港人口老化,人老機能退化,身體多病痛,沒辦法,醫生人數又嚴重不足,從前勞動人口多,手停口停,即使有病,都不會輕易請假去看醫生;今天社會富裕,退休人士多,老人家身體稍有不適,都會去看醫生,僧多粥少下,醫院候診室內,只見人頭湧湧,要看專科或其他服務也不容易,動徹輪候時間需要兩個月,也不足為奇,醫療負擔仍然嚴峻。 

無盡的輪候等待後,折騰了一整天,終於聽到自己的名字,被叫入去看醫生,但看醫生的過程只有短短五分鐘,有些草草了事,然後被快速了結,醫生寫下判案陳詞,然後你到藥房拿藥的感覺。甚麼望聞問切,細心檢查,一概沒有,有的是病人自發報告病情,有的醫生連病人的一眼也不看,只顧低頭書寫報告和開藥單,一切似流水作業式經營,醫生與病人零交流! 

沒辦法,只因醫生要看的症太多,診治斷症時間過於短促,其實細心檢查斷症這一步非常重要,為求趕時間,檢查過於草率,分分鐘會斷錯症,或走漏了眼,錯過了發現更嚴重的疾病,及早醫治的機會。 

例如傷風感冒發燒,本來是很平常的事,但若持續發高燒,受病毒細菌感染,可能代表觸發了有更嚴重的病。好的醫生會檢查耳朵,看看有沒有中耳炎;聽心跳,量血壓,聽呼吸聲音,看看有沒有雜音,有沒有觸發肺炎和心肌炎,其他的如尿道炎,可大可小! 

怪不得很多人,若不是為了慳錢的原故,或需要進行大手術,身體不適,都情願付多一些錢,選擇去看私家醫生,或一些醫療中心,貪他們檢查詳細,環境較舒適,不用排隊,慳時間,服務周到,商業社會,一切都是錢買回來的!

{#U載1.jpg}

從前到醫院,看到的姑娘護士,無論是做登記的、探熱量血壓的、打針拆線的、洗傷口的、抽血或收集尿液做化驗的、藥房派藥物的,一概穿著全白裙,有些高級的戴護士帽,好不威風,難怪得到了白衣天使的美名。 

時代變了,這間醫院的姑娘和護士,穿著的衣服款式和種類多元化,有白色的、綠色的、藍色的、粉紅色的,有穿裙子,也有穿長褲,聽說是由香港某位名服裝設計師設計的,還拿到設計獎,目的為了方便工作,也標誌著一個全新的醫療年代到臨,不過我還是喜歡舊的款式,更有那份親切感!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