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6月官方非制造業及彙豐服務業PMI相對穩定

2013/07/04 11:49:23 網誌分類: A股 期指分析
04 Jul

中國6月官方非制造業及彙豐服務業PMI相對穩定

2013年 7月 3日 


* 官方非制造業PMI略微下降,至九個月低位

* 受建築業活動季節性回落影響

* 服務業相對持穩有助於實現經濟再平衡


相對中國制造業PMI數據顯示經濟下行的壓力有增無減,6月官方非制造業及彙豐服務業PMI表現則相對穩定。分析人士認為這將有助於實現中國經濟的再平衡。

中國6月官方非制造業PMI微降至53.9,創九個月來最低位;上月為54.3。彙豐6月服務業PMI則自上月的51.2略微升至51.3,仍在4月創下的20個月低位附近徘徊。

“整體而言,服務業有所放緩但幅度沒那麼大,肯定比制造業好,從這個角度看,經濟是一種再平衡。”法興銀行中國經濟師姚煒表示。她認為,在制造業PMI就業指數持續處於萎縮區間的情況下,國內勞動力市場相對較好,可能應歸功於服務業的擴張。

“這對宏觀上其實是個很好的消息,也給北京更多空間可以容忍經濟下滑進行結構性調整。”她說道。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分析稱,6月非制造業PMI比上月小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受建築業季節性回調的影響。服務業指數則表現較好,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雙雙回升,表明服務業市場趨於活躍,顯現出經濟結構調整的良好效果。

官方非制造業PMI數據細項顯示,6月新訂單指數小幅回升至50.3,其中新出口訂單升幅較大,較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就業指數持續三個月穩定在51以上,本月回升至51.5的水平,擴大了就業空間。

在非制造業PMI各單項指數中,收費價格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環比有所下降,其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降幅最大,環比下降1.1個百分點,至61.8。

不過,側重於中小企業的彙豐服務業PMI中,新業務指數降至2008年11月以來最低,說明規模較小的服務業企業訂單情況可能不太樂觀。

以下為中國官方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歷史數據:


2013年/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12年/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非制造業PMI 53.9 54.3 54.5 55.6 54.5 56.2 56.1 55.6 55.5 53.7 56.3 55.6 56.7

注:季節調整說明:采購經理調查是一項月度調查,受季節因素影響,數據波動較大。鑒於非制造業PMI時間序列已滿足季節調整的技術要求,自2012年3月起發布季節調整後的非制造業PMI分類指數。

分行業來看,新興服務業表現突出。郵政快遞、互聯網信息服務業、電信傳輸服務業、環保治理服務業及公共設施管理業等新興服務業的商務活動指數保持在58以上的較高水平。房地產行業運行總體平穩,市場需求仍然偏弱,新訂單指數連續三個月運行在50以下。

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9.3,比上月回落2.9個百分點,但繼續位於臨界點以上;建築業新訂單指數為51.7,比上月回落1.7個百分點。

此前公布的中國官方和彙豐制造業PMI6月均回落至低位,其中彙豐PMI創下九個月低點,顯現內外需不振對制造業持續形成拖累,中國經濟仍在底部運行。

在一季度GDP增速再度回落至7.7%的低位後,中國經濟不但未有明顯改善,最近包括5月宏觀數據以及6月PMI等先行指標均顯示,二季度經濟可能更為遜色。而從包括央行未及時出手為貨幣市場注入流動性等跡像看,中央在政策方面更傾向於調結構,而非刺激增長。

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期表示,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不少機構認為,這是新領導層更加關心增長質量而非數量的又一跡像。

由於非制造業沒有綜合指數,通常以商務活動指數來反映非制造業經濟的總體變化。中國非制造業PMI指數體系,由商務活動指數、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在手訂單指數、存貨指數、中間投入價格指數、收費價格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等10個分類指數構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