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賤記者有理想
朋友介紹我看的文章,在傳媒行業引起很大共鳴。《貧賤記者有理想》
我是同屆畢業同學中最低薪的,做老師的朋友月入多我兩倍有多。但那年代每年都有少少人工加,自己又不是十分大使,所以勉強都夠自己搬出來住。經濟最好的那幾年,反而加得少。因為經濟好,這一行競爭就大。
依家算是高不成低不就,餓你唔死也唔會發大達。我其他行業的朋友,依然賺得比我多。做這一行,要有少少火,否則你會捱不住。
我的理想??哈,自然是抱走七百萬董事酬金的傳媒界ceo大佬!!講理想都可以活得好一些掛??
00年後入行的記者,就真正慘,認識好多行家,特別是某些報紙的,幾年無人工加一點不出奇,維持在一萬多少少,他們都是會考精英,高分入新聞系。點解講理想的不可以賺取一份讓人活得較有尊嚴的人工?那些火,會慢慢被現實蝕掉。但當你為一份高些少的人工而轉行,老板又會一副「理想已死」的眼光來看你,讓你在內疚中「死去」。
仲要養貓!!你估佢哋細食呀??
銷路少所以人工低,這是我以前好多老細的說法,然後為了更好的人工,我轉了去一份幾乎人人得而罵之的周刊,生活是過得好了,但找採訪難很多,當又轉回一本正經的報紙時,你又重新適應工時長,人工少的日子。
做嗰行怨嗰行,唯有想,還是這一行有滿足感,做記者的人多數有性格又鐘意駁嘴,有邊行可以攞正牌質人同八卦丫?
請別再跟我說為了理想要犧牲人工,說實話,做周刊時,還是出了不少好故仔的。
好多行業都是要不計成本、要人訓身的,但有些訓身工作的人工,卻令你半死不活,偏偏傳媒就是其中之一。
幸好只是半死,你仍然會有飯開,不是瓜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