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賞燈在屯門

2013/09/20 00:49:36 網誌分類: 遊走香港十八區
20 Sep

今晚是中秋佳節,天色晴朗,萬里無雲,天上的月光又圓又亮,遠處不時見到有許多孔明燈飄過!  

吃過晚飯,一家人帶著月餅、水果、燈籠、螢光棒,就往屯門市鎮公園賞月;公園裡人頭湧湧,原來這裡正在舉辦中秋綵燈晚會,為節日增添氣氛。

新界西中秋綵燈會2013 (hkgimages-20130918-213450)

屯門是我成長的地方,屯門的歷史,悠來久遠,考古發掘證明,屯門地區擁有六千年的文化遺產,遠在新石器時代,在屯門龍鼓洲一帶,已有少數人口聚居;漢代時,屯門已經有人製鹽;至唐末,中西貿易漸趨頻繁,商船往來如鯽,並多泊於屯門以作補給;為保障商船安全,遂駐兵屯田,屯門因此而得名。

五代南漢時,設靖海都巡,於山麓上建築軍寨;南北朝時,傳說杯渡禪師,遠渡來到青山修行,並創立杯渡寺,即現在的青山禪院。

 

宋代設巡檢司,負責緝捕海盜;明朝中葉,葡萄牙人曾佔據海域,並在屯門設立營寨,後來被廣東水師擊退,史稱「屯門海戰」。清朝年間,屯門已發展為一個漁米之鄉,居民以捕魚種田為生,屯門更是遍地鹽田,當時的屯門,已有「黃家圍」、「青磚圍」等地。

 

 

英國殖民地時期,清政府與大英帝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屯門併入港英政府管治範圍,在英國所編製的地圖上,屯門因有清山 (青山),故此屯門區以前被稱為青山區。1960年,香港政府在填海區上建立青山新市鎮,後來青山區被易名為屯門區,新市鎮亦更名為屯門新市鎮。

 

區內的名勝古蹟很多,計有青山禪院、何福堂會所馬禮遜樓、孫中山避難的紅樓、三聖墟、青松觀等。

 

屯門是一個早期的衞星城市,舊墟是和新墟是居民趕集買賣的地方,自從新城市廣場、西鐵通車、黃金海岸酒店及V City相繼落成後,昔日的車水馬龍,現在則變得冷清清,橫街窄巷中,仍見到有些小店和理髮店,雖然經過數十寒暑,依然默默地為老街坊服務。

屯門仍然保留有不少鄉村,麒麟圍是客家原居民雜姓村,居民來自掃管笏和鹿頸,以集體官批方式處理業權,日常業務管理則另聘司理主持,買賣土地則需村民集體同意。麒麟圍建有雍穆家祠,供奉黃、賴、陳、張、何、萬等九家祖先神位,別具特色。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