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銜頭決定教學質素?

2014/04/11 14:39:34 網誌分類: Economics
11 Apr
大學銜頭決定教學質素? 
 

 

本地傳媒一般稱在大學工作的教研人員為「學者教授」,這個稱呼勝在簡單直接,但弊在太過籠統,把大學內五花八門的職位一窩煮,隨時引起誤會。

「學者」一詞,是指從事學術研究的人,他們不一定要在學院內工作,但要就某些學術問題有其獨特的觀點和發現,並以學術文章或專書形式發表;只在大學教書但沒有從事研究工作的(報紙專欄文章不算),冠以「學者」頭銜有點不妥當,稱為「知識份子」反而適合得多。「教授」一詞亦有同樣問題:正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一概包括在內,講師、兼任教授、客座教授亦並列其中。

讀者不要誤會我有什麼「銜頭情結」,義正詞嚴的要求別人稱自己為「教授」。老實說,除了工作需要以銜頭唬人(如本欄的作者簡介),日常生活中我最怕學生、朋友以什麼「教授」、「博士」稱呼,聽來老氣橫秋,反而喜歡大家以英文別名打交道,感覺平等、隨意得多。

終身職與非終身職之別

提到大學銜頭之分,是為了指出不同職級的責任大有差別。經濟學告訴我們,面對不同的局限、誘因,人會作出不同的行為,學者教授也不例外!

大學教職員可粗分成兩類:終身職或終身職軌(tenured or tenure-track)為一種,非終身職(non-tenure)為另一種。

前者的主要職責為研究,剛畢業的博士成為終身職軌的大學職員,一般有6 年時間「證明身價」,重量又重質的在學報發表文章或出版學術著作, 過着所謂不出版便完蛋(publish or perish)的生活。6 年快將過去時,經過校內校外的專家高層一輪又一輪複雜的評審,過關的就成為有終身職(tenured)的大學職員,大學如沒有特殊理由(如學系倒閉)不能解僱。過不了關的,就要另謀高就,或到另一家大學「重頭來過」,或轉為教學型的職員,或到大學以外謀生活。終身職評審要求中,研究佔的比重極大,教學質素反而是次要。

雖說終身職等如鐵飯碗,但以我較熟悉的美國大專教育來說,亦有制度的安排令有終身職的員工努力向上。若果大學有人工加,加幅又一般與近年的教研表現掛鈎,在通脹下教研都交白卷的員工會變相被減人工。研究出眾的終身職員工,更會有其他大學以高薪招攬,有籌碼跟所屬大學討價還價。

至於非終身職,一般為合約聘請的大學職員,以講師(lecturer)為最常見的例子,這類職位薪金平均較低,每年教的課比終身職或終身職軌的同事要多,但對研究成果的要求就相對較寬鬆,甚至全無要求。非終身職的職員續約與否,教學質素是重要的指標。

非終身職教師教學效果較佳

哪種大學教師教書教得比較好?半年前的一項經濟學實證研究【註】,問的正是這個簡單但不容易解答的問題。這項研究源於美國名校西北大學一位本科生數年前的畢業論文,後來加入研究的兩位教授之中,其中一位更是西北大學的校長(本身亦是一名經濟學者)。

問題不容易解答是由於數據難尋,但既有校長幫手研究,數據也就不成問題。研究的取樣是2001 至08 年西北大學15000 多位的本科生,遍及不同學系,每人的選課、成績都一清二楚。

研究的發現一點也不意外:相比由終身職或終身職軌職員執教的課,學生修過非終身職職員的課後,繼續修讀有關課程的機會較高(亦即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有所提升),往後的考試成績亦有較大進步。

不過,研究結果有兩個重要的例外:第一,研究只考慮由一年級修讀的導論課,較高程度的課不包括在內;第二,對資質較好的學生來說,兩種教師的教學效果沒有明顯的分別。

教學和研究是沒有必然關係的兩種技能,教學出色的不一定有研究的才能或興趣,研究得心應手的又可能視教學為畏途。

經濟學中的「比較優勢」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甚廣,但大學裏教研職責的安排往往未能物盡其用。終身職或終身職軌的職員研究有看頭,其教學質素「碰巧」又高,當然皆大歡喜,但通常職員為了出版不致完蛋,教學就難免「是是但但」,照讀Power-Point、N 日後才回覆電郵等招數盡出,教學雙方一齊受罪。

註David N. Figlio, Morton O. Schapiro,Kevin B. Soter (2013): "Are TenureTrack Professors Better Teachers?" NBERworking paper, no. 19406.

作者為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曾國平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