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半至7歲要嚴管 母親不要嘮叨

2014/08/13 12:39:53 網誌分類: 未分類
13 Aug

中國古人如何教育孩子,傳統文化教育為何在當代越來越受到推崇?誦讀國學經典能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89日下午,由萬家教育舉辦的國學經典走進 社區家長公開課在濱湖惠園社區舉辦,小篩子創始人王武東老師以從事國學教育10年的經歷向在座的家長分享了自己的經驗與感悟。

10歲前應完成對孩子自我閱讀的訓練

現在的孩子接受的是應試教育,幼稚園主張給孩子玩,不教識字,但等到孩子上小學初中,對閱讀量有一定要求的時候,孩子往往已經到了叛逆期,那個時候再訓練孩子讀書就很困難。講座中王老師給家長提的第一條建議就是,對孩子自我閱讀的訓練應在10歲前完成。

從小讀經的孩子,到了9歲以後他就能理解,再到初中念文言文的時候就不會害怕。王老師說,在小篩子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孩子,用4年業餘的時間就能在上小學前背誦10~12萬字的國學經典,好處就是孩子對應用題的審題能力強了,學英語、背誦都會很容易。甚至於語文課本都可以不用看了,直接讀《史記》都可以。

讀經不會使孩子教條 可訓練注意力

王老師說,讀經並不會像有些家長想像的那樣使孩子教條,文言文中所蘊含的韻律感會讓孩子說話非常好聽。而且對於令很多家長頭疼的小孩注意力難以 集中的問題,王老師說可以通過讀經來讓孩子安靜下來。訓練孩子坐在板凳上靜坐1小時點字讀書,長久堅持下來,孩子專注力就會比以前好。孩子上小學以後, 家長也不需要花額外的經歷讓孩子上輔導班。

孩子3歲半至7歲要嚴管 母親不要嘮叨

王老師認為,在孩子3歲半~7歲之間,應是對孩子嚴管的階段。這個時候要訓練孩子懂規矩。另外中國人常講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王老師表示贊同,他 說在小篩子會用戒尺孩子。不過不同于體罰,王老師說用戒尺打孩子手心的目的,是讓孩子明白犯了錯誤,就應該自己承擔結果。這也是培養孩子學會承擔責 任、能承受事情的能力。

他不主張一些母親用嘮叨的方式教育孩子,與其苦口婆心跟孩子講道理沒有用,那不如表現得強勢一點,告訴孩子要求的事情必須完成。王老師解釋稱, 因為孩子沒有做到,家長才會不厭其煩地嘮叨,與其一天到晚對孩子痛斥、指責,倒不如強勢一點,當孩子做到以後就讚美他!你會發現你會有很多時間用來讚美 孩子。等到孩子9歲以後,就可以跟孩子講道理,這個時候孩子也能理解了。

7歲之前父親多陪孩子以後可省很多事

講座過程中,王老師也提到了當今社會父愛缺失嚴重的問題。子曰:子生三年,然後免于父母之懷。意思就是幼年的孩子不能脫離父母的教導與愛護。現在 很多男性家長都忙著掙錢,而把教育孩子的事丟給媽媽。王老師認為這不利於培養孩子與父母間的關係,尤其是當孩子長大以後,可能會造成孩子與父母不和。

因此他給家長建議,在孩子7歲之前,父親少出差,多把時間和精力放到孩子身上。等到孩子7歲以後就會很令人放心,上初中以後就可以不用家長費心管了。

不要讓孩子看繪本或多講話 孩子應學什麼

講座的最後,王老師也提到一些跟現代教育有衝突的觀點。比如他不鼓勵7歲前的孩子看繪本。孩子小時候圖文並茂的書看多了,長大就不會想看純文字的 書。而讀經的孩子因為從小看純文字的書看慣了,反而既能看進去帶圖的書,也能看純文字的書。他也不贊同大人說話的時候,小孩子插嘴。從小愛插嘴,說太 多話的孩子,長大可能會因聽不進別人的話而固執已見。王老師認為,不妨培養孩子能夠安靜的一面,學會傾聽,學會觀察,反而更利於培養孩子情商,一說話往 往就能說到點上,一語道破。

所謂傳統文化教育,背誦不是讀經教育,背誦只是讀經教育的基礎。反復地誦讀,這才是功夫,才有利於孩子氣沉下去。王老師說到這裡不免感慨,現在的社會涉及到名利場上的東西太多,反而把老祖宗的東西都丟掉了。如果能夠讓孩子從小多學學琴棋書畫,多練練毛筆書法,學學太極拳這些傳統文化的東西,他相信孩子即便是到了暮年,也能活得很滋潤、體會到越老越有用的人生價值,孩子的一生也會更精彩些吧。(趙曉瑩)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