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會」革命綱領與「興中會」有什麼分別?

2007/10/18 21:53:42 網誌分類: 政治
18 Oct

「同盟會」革命綱領與「興中會」有什麼分別?

 

                                                作者:Anniewh

 

同盟會的宣告成立是與興中會大不同的:

一是明確提出了建立中華民國這遠大革命目標,確立「民主﹑民族﹑民權」-「三民主義」為革命綱領,不同於過去粗糙空泛的只講民族大義;

二是具有宣傳革命及介紹西方政治學說的機關報《民報》,於國內外廣為宣傳革命道理,擴大其影響;

三是一改中國舊傳統,吸納士大夫,使革命者成份有三分之一會員為知識份子。

此時同盟會已初步具備了現代政黨的一切特徵:「一個等級制的結構,一個綱領,一個宣傳機構和一個行動計劃(h.)。孫中山於1895年在香港擴展興中會與陸皓東、鄭士良等策劃部署廣州起義時,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建合眾政府(f.)口號,革命理論雖具雛型,已含民族民權內容,但卻不能吸引士大夫;人數僅五百;成員又多低下層。

後來,孫逐漸認識到興中會組織不嚴,會員素質低,革命力量薄弱,所以,在建「同盟會」時,吸引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軍國民國教育會等多個革命組織參加,通過黃興起草的,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a.)為宗旨,與前最不同的是增添了民生主義的平均地權,使三民主義革命理論基本完成,比以往狹隘民族主義有所進步;人數上萬;成員除留日生外更涉及到社會士商各階層人士,深受國內外有志之士支持。

 

孫中山倡導的革命於「同盟會」成立後所釋放的革命能量遠超過興中會,令中國革命擴散到十七省,在華中則要靠「黃興及隨華興會而來的兩湖知識份子(d)發展。「同盟會」綱領中關注民生這條致使革命的社會意義顯得更重大,其革命功績也遠非興中會所能比。

參考書目:

 

a.e.j.《中國近代史》(1840-1949)香港公開大學1995/修訂版1999

b.c.近代中國史綱下冊 上冊 郭廷以著1989.11中文大學出版社

 

 

d.中國現代史上冊 張玉法  東中華民國七十七年/八十七年九版 東華書局

 

 

f.《會考中國歷史》上冊 周佳榮/屈啟秋/劉福注編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1996

 

g.重新認識百年中國上冊 馮林主編  1998.1  改革出版社

 

h.史扶鄰《孫中山與中國革命的起源-建立同盟會》指定讀物 單元三/四  香港公開大學

 

i.楊格《現代化的保守人物-袁世凱》指定讀物 單元三/四  香港公開大學

 

 

k.周錫瑞著,楊慎之譯《改良與革命-辛亥革命在兩湖》指定讀物單元三/四  香港公開大學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