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鯨魚
超人鯨魚
超人鯨魚

我的新書

2014/10/06 08:43:08 網誌分類: 生活
06 Oct
        正要出一本新書,是舊作加新選,有兩個名目,不如叫「追憶繁花」或「欲、罷不能」,以前依士曼七彩電影,要展期,往往在報張廣告上寫欲罷不能,多映兩天,我出名是情慾心理描述,故改為「慾、罷不能」也倒貼切,重病後曾想流傳後世一些創作的經歷,如何把從生活周邊自身遭遇發展成小說,但重溫舊作十八本種類繁多,故美其名「追憶繁花」,花多眼亂,不知如何取捨!而每篇文前加一則回憶那些年的引證,取巧或成Anthology,要數第一篇像樣的,七十年代末,叫「太空館法國電影」,方想起有一個不能相認的舊友,來倫敦找我,她提起:呢!那陣我們常一大夥人去social去看法國電影呢?那一夥人?有誰跟誰,法國文化協會或歌德學院那些只映一場的杜魯福或高達都是太空館放的,我第一次看尚高克多的《詩人的血》也是在太空館,那群文化影癡或夢劇院一族在太空館門口等人,看後相約齋聊都是講幾時去巴黎和柏林,夢見他鄉,而且一天我等人,人家沒來,胡亂思維雜成這篇十分新浪潮的高達式跳格的故事,第一次從散文跳進小說的格局。

        我的小說是劃時代性開放的,同化地道不會這樣寫故事,題材也沒有那麼闊,由香港到倫敦、巴黎、米蘭、紐約,真是天地任我行,說是虛構,但有些明明證據確鑿,回首猶有虛驚,以為自己是在以身試法!那時常常去歐洲列國,每一個地方獵艷,人不風流枉少年的境況,改頭換面,還可以賺旅費,故有巴黎篇、倫敦篇、米蘭篇等等,甚麼AntonioTabucchi,安東尼奧尼等存在主義電影,全是參考對象,有一輪學西班牙語,去了阿根廷,發現拉丁魔幻主義,學了不少,驚訝自己那年頭竟原文照讀,不用看翻譯本,所以許多寫作都深受感染下交下來的功課,當然大量歐美風尚音樂名畫名人大量融入故事,像「等待颱風」中以葛達沙JulioCortazar這拉丁名作家用做故事人物和用墨西哥老坑樂隊LosPanchos名曲串連便是一例,總之搜羅所喜,拼貼入局,多姿多采,絕不乏味!

        香港篇的,更加是走前一個十年的摩登,立足在蘇豪畫廊的女經理,遇上即飲即食的男歡女愛,如何取捨,那篇心頭愛叫「小心間碟」,男女主角每次歡愉前都飲我好介紹的MoutonCadet紅酒,一箱廿四支,十年後竟發現在百佳超市有得賣,每支百三元,我飲那陣是窮留學生,每支七英鎊,有時一晚隊一支,這本書竟是照妖鏡見證我的墮落,也是香港九十年代崛起中產的集體回憶。

        李志超

        
回應 (2)
我要發表
buk
buk 2018/04/14 03:01:28 回覆

所有嘅富貴定清貧,信仰定係無神論者,都係妄求

2015/06/18 18:04:48 回覆

好文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buk
buk 2018/04/14

所有嘅富貴定清貧,信仰定係無神論者,都係妄求

2015/06/18

好文

2013/06/16

祝你早日康復,看過你的新作,尤愛終章小說,夏夜的微笑,很有電影感,男主角由吳彥祖或金城武或古天樂也不錯。很欣賞你的抗癌鬥志。期待你的新作面世。

2013/03/05

祝君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