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High Tea
中環High Tea
中環High Tea

校園欺凌

2015/01/06 08:41:32 網誌分類: 生活
06 Jan
        校園欺凌原來不但發生在學生與學生之間,也發生在學生與老師、家長和老師之間。老師每天在課堂內外面對的挑戰,不光在教學,還在應付個別怪獸家長的要求,這種風氣若惡化,只會令教育質素劣質化。

        根據教聯會最近提供的一些個案顯示,個別家長因為愛兒心切,對老師作出各式各樣的非常要求,包括在校外派傳單唱衰老師,要求教師寫「悔過書」,拍攝教師在校隊的訓練過程去找老師的錯處,然後放上YouTube。

        這種種做法,只為子女爭取權益,希望透過向老師施壓,讓子女得到老師寫下好的評價以報讀中學,或是可以加入校隊以令子女的個人履歷更出眾,增加報讀好學校的機會,這些非常手段在個別學校行得通,反映尊師重道這一套思維,已經漸見薄弱。

        要脅手法有違教育本義

        家長若以近乎要脅手法對老師,能否得逞,視乎學校管理層的處理手法,今天資訊傳播透過互聯網。人人都有發言權,facebook、YouTube成為大眾取得資訊的渠道,有人不滿老師的教學方法、態度,學生們只要手機在手,偷拍課堂內片段,剪輯一番便可以上綱上線大肆批評老師,暴露他們的不是。

        剪輯的片段可能是事實,也有可能是斷章取義之作,但任何片段一經在互聯網瘋傳,無論片段是否代表真相,已經成功製造了某一種印象。

        如果學校管理層、校董會不想學校成為負面新聞對象,從速回應家長或學生訴求可能被視為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但若果投訴不乎事實、要求不合理,而校方仍然盡量遷就學生或家長,其實等同接受欺凌,有違教育的本義。

        從前,老師就是權威,老師說的都是對的,家長不敢得罪老師,學生也不會正面與老師作對,過去的學校文化是否合理,值得商榷,也有改善的空間,但這並不等於如鐘擺要轉到另一個極端,無論家長、學生向老師提出任何訴求和批評,不管它們是否屬事實和合理,老師都要被問責,這種文化若在校園落地生根,老師不會有好日子過,也不會教得到才德兼備的學生。

        接受不合理挑戰只會退步

        敢於挑戰權威,樂於挑戰權威,似乎已經成為今日香港社會的風氣,合理的挑戰會令社會進步,但不合理的挑戰充斥社會而我們都視之為常態,接受它們會發生,我們的社會只會退步。

        學校是社會的縮影,學校管理層若對各式各樣對老師不合理的挑戰以息事寧人的態度處理,其實無異於縱容校園欺凌,這種風氣不斷擴散,對社會有百害而無一利,教聯會提出今天校園內出現的異常個案,值得學校管理層去思考,要採取甚麼樣的處理態度和方法,才能遏止上述那一類校園欺凌,讓老師可以安心做好教育工作。

        黃麗君

        
■學生手機在手,偷拍課堂時有發生。資料圖片
■學生手機在手,偷拍課堂時有發生。資料圖片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