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字放在心頭

2015/01/18 12:14:56 網誌分類: 宗教
18 Jan

 

 

{#,,,,,,,,,,,,,,,,,,,,,,,,,,,,,,,,,,1 2.jpg}

 

 

(一)

有一位比丘,心常被外境牽動。佛陀就告訴他修行方法:“比丘啊,你的心容易散亂,都是因為沒有把‘死’字放在心頭,如果你能知道人生無常,一切外境都不能誘惑你了。”

國王聽到了佛陀的這番話,有些不相信,就准備找機會試試。

正巧,國中有個人誹謗比丘,當眾發表高論:“比丘也是人,身雖出家,難道就不貪戀五欲之樂嗎?”

國王把他捉來,以侮辱聖者的罪名要判他死刑,但又告訴他:要想免罪,就得端著滿滿一缽蜜,在集市上轉一圈,如果一滴都不滴出來,就赦免他,否則,死罪難逃。

國王事先在集市路旁布置了許多歌舞伎樂,琴聲悅耳,美女如雲,見聞者無不動心。

罪人拿了一缽蜜走過集市,因為心中有個“死”字,戰戰兢兢,唯恐缽中的蜜滴出來。

等他走完集市,國王問道:“你在街上聽到什麼聲音了嗎?”

“沒有。”罪人回答。

“你看見什麼人了嗎?”

“沒有。”

“街上的歌舞伎樂你怎麼沒聽到呢?”

“啟禀大王,我端著滿滿一缽蜜,滴一滴出來就要死,我把死記在心中,沒注意周圍的動靜。”

國王若有所悟,說:“佛陀說得不錯,把‘死’字放在心頭,知道人生無常,那麼,一切聲色都不能誘惑人了。你說比丘也是人,這固然不錯,但他們知道世事無常,生必有死,哪裡會貪戀五欲呢?”

罪人也深有感悟,從此不再謗僧了。(《佛教故事大全》)

(二)

帝須是阿育王的弟弟,信奉外道,對阿育王大力支持佛教的做法很不理解,尤其不相信出家人能夠斷除愛欲。

為了引導弟弟,阿育王想出一個辦法,吩咐一位大臣依計行事。

傍晚,阿育王在池塘裡洗澡,那位大臣和帝須走進王宮,見阿育王不在,王冠放在那兒。大臣就慫恿帝須試戴王冠。帝須雖然知道這是犯法的事,但在好奇心和虛榮心的驅使之下,他真的戴上了王冠。

就在這時,阿育王走了進來,看到帝須頭戴王冠,非常氣憤,命人推出去斬首。

大臣趕忙勸谏道:“大王!帝須並無二心,請大王赦免他吧!”

阿育王就問帝須:“帝須!我問你,你喜不喜歡做國王?”

“喜歡是喜歡,但不敢妄想。”帝須小心翼翼地回答。

“做國王有什麼好處?”

“國王是一國之尊,有享不盡的快樂,誰也管不著他,這不是很好嗎?”

“好,既然這樣,現在讓你做七天國王,你可以隨心所欲,不過,七天以後還要問斬。”

死亡的恐懼使帝須非常煩惱,非但生不起欲念,反而變得憔悴不堪。

第一個白天熬過去了,帝須回到寢宮。侍臣持刀站在門口,大聲喊道:“時間過了一天,還剩六天就要受刑。”

日子一天天過著,帝須也一天天消瘦下去。第八天清晨,阿育王登上寶座,詢問帝須:“你做了七天國王,想必享盡了快樂吧!”

帝須垂頭喪氣地回答:“根本談不上快樂。看到持刀的侍臣我就害怕,哪有心情享受欲樂呢?”

阿育王順勢開導弟弟說:“帝須!出家比丘常常思惟生死大事,所以根本沒有心情產生愛欲的念頭──你現在明白了吧?”

阿育王耐心地用佛法開示帝須。帝須感動得流下眼淚,並發心歸依佛教,剃度出家。


(《佛教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