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兒也抗命

2015/02/13 06:43:31 網誌分類: 生活
13 Feb

1902年,奧地利科學家馬克斯.舒施尼,發明了第一個膠袋,在當時無疑是一個革命性的發明;但諷刺的是,一個世紀後的今天,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就利用八百個塑膠購物袋砌成一條魚,擺放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街頭,來抗議塑膠污染海洋生態。

許多國際研究報告證實,海洋垃圾隨著季風海流漂洋過海,污染並破壞海洋生態,遠比我們想像的範圍更大,除了近海生物如珊瑚礁、海鳥受到影響之外,遠洋生物如深海魚類、海龜、甚至鯨魚海豚,亦被波及,一條布氏鯨最近在澳洲的凱恩斯擱淺死亡,解剖後發現,牠的胃內竟然有6立方米的塑膠垃圾。

聯合國海洋保育組織指出,塑膠產品很容易被海洋哺乳動物、鳥類、魚類和海龜誤認為食物;海龜錯把漂浮的塑膠袋,當成牠們最喜好的「海蜇」;而在人煙稀少的中途島環礁,發現有20萬隻雛鳥屍體,肚子裡都塞滿了瓶蓋和無法融解的塑膠垃圾,是牠們餓死或因脫水死亡的主因。

塑膠垃圾一般需要20~450年才會被分解,而過程中,會不斷釋放出有毒物質污染海洋,並透過食物鏈回到人類的身上;而在海底,有無數的廢棄魚網、圍網、流刺網、拖網等,使棲息海底的生物窒息,嚴重破壞珊瑚礁,這些由聚酯纖維製成的強韌漁網,預計得花600年才能被分解。

選自信報:http://bit.ly/1wKyALp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