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寒」的港人

2015/06/09 08:41:23 網誌分類: 生活
09 Jun
        香港在全球旅遊業中漸有「孤寒」之名:香港遊客沒有給貼士的習慣,坐的士寧願走一小段路,也不讓司機賺盡最後幾塊錢;購物「慳皮」,千揀萬揀,下不定決心,花錢不夠痛快。甚至香港人招呼遊客,也很「吝嗇」:笑容欠奉、語氣生硬、不願意對陌生人多花一分鐘時間。

        此類傳言如果屬實,香港人應該加把勁,將「孤寒」變成「文化品牌」。因為「孤寒」,也可以是精明、務實,跟「大頭症」正好相反。英國人在歐洲就一向有小氣之名,英國遊客沒有給貼士之習慣,因為英國人自己做生意,也不指望客人疏爽,銀貨兩訖,誰也不欠誰。免收小費之風俗,日本人也學得地道,蠅頭小利寧可不貪,日本人不會因為小費多寡,而對顧客有區別對待,這也是一種公平精神。

        傳聞中「大方」的遊客,當然首推美國人,美國人外出旅行也按本國風俗繼續給小費,這又算不算違背「入鄉隨俗」?但美國人為甚麼可以大方?因為美國政府只要印鈔票,國民就可以繼續消費,國債欠下天文數字,沒有債主敢追。

        香港人當然大方不起來,美國一開印鈔機,港幣又貶值幾錢,供一層樓,僅首期也要儲幾十年;香港人的生命,除了供樓,還要應付加租,然後要爭兒女學位、醫院牀位、老人宿位、骨灰龕場,通通要精打細算,負擔如此,孤寒有理……這一句,香港人可以印在T恤正面,比甚麼「我愛香港」有型多了。

        陶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