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财主算死草 13

2015/06/09 23:30:50 網誌分類: 论尽世事
09 Jun

在民国年间,大师风气可谓是一面倒的,遍地都是这大师的那大师的,还是西风压到东风。

那些年的读书人,但凡家里有点能力的,又愿意给子孙去飘个洋的,之后那些留洋的拿不拿下学历都不是个问题,皆因可以拿游历来搭够滴。事关,老祖宗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飘过洋之后,回国的他们便有个海归之名的身份,然后个个的他们则可以飘飘然的狂大街啦。如陈寅恪、饶宗颐等人,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事实上,那时期的读书人不但是一窝蜂的漂西,还在他国以翻译古文当做自己的思想论述来混学历,而且还是比比皆是的。不过,那群伪学者比陈寅恪、饶宗颐等人好得多,至少他们都在笔头下功夫,也至少外语是过关的。反正都是一摞子的漂西人,都是混学历的,可是谁拿得出陈寅恪、饶宗颐等人的外语书写说能耐呢?然而,这问题读书人视而不见亦聪耳不闻,都跟风地高举这大师的那大师的,又什么的学界泰斗啊等等名目,总之大师之名似乎成了读书人的归宿,不是读书人论述的比贤。

还是说,所有被冠名为大师级的他们,有的是数不尽的书著与论述等来验其身价?而且,还是那一代读书人水平中较出色且博识的他们?因为所涉及的范围极广的。

是的,一个写作人,一生可以有很多不同品味的文章与书集,但是说到学术性的著述,能像八抓子摞及各种题材吗?如果可以的话,岂不是鼓励和赞同以点水蜻蜓式地来做学术?如是这,读书人说什么大学为何成了势利鬼啊等等,不就是读书人自己在作茧自缚吗?

曾几何时,我也好奇地在再问,周身刀的人是不是都张张利?点水蜻蜓式的做文章和滥竽充数又有什么区别?记得我曾写过这么一段话:
讲究真理的真学问的学者,与饶宗颐相处过,不难看到他的虚空,也即是说他是个图有外表的汉学家。听闻,他热心且谆谆告知学术界要确立中国学术的自尊心。请问读书人,是学术的自尊心重要还是学术尊严的威仪重要?

可是,读书人在议论是非时,尤其是关系到读书人面子的事时,读书人便会说,读书人也要有面子,也要有做为人的尊严等等论道。对此,我还是那句话「面是人家给的,架是自己丢的」。不是吗?不但是在学科上读书人胡搅蛮缠,在学界里亦是相互吹捧为上人,以冠大师之名为礼节,凡有大师称谓之人,一律视为顶呱呱的学问者,或是晓得做人之楷模。

照你这无聊花的说法,不就是在骂读书人不知廉耻嘛?哦,无聊花你得书少没听说过「水清则无鱼」吗?人家的大师尊称好歹也是读旧书滴,亦时常不忘祖宗滴,且是时常把古韵挂在嘴边滴哦,什么「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啊,又什么的「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等等老祖宗的格言,读书人怎么会不知廉耻呢?

哎呦,老祖宗的格言啊谚语啊,林林种种的励志的道话实在是多不胜数啦,多得我不能全记下啦。但是哦,我是没有忘所有道话都是依附着老祖宗的道学精神滴哦,也既是道教的阴阳学术。简单地说吧,凡事有正面就有反面。比如,老祖宗有教导我们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亦有说「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用这对句子套入我骂一点文化现象时的态度,瞧,我总是那么的喋喋不休,又知无不言的气势,反观被我迁怒的被我指着骂的读书人,可谓是一言难尽,亦以沉默是金的姿态来笑看风云飘过的呐。反正被骂我的人大多数都不再人世了,而且都是光荣地死,或者是死后高规格的端进大学堂的殿堂,尊奉着。总言之,都是要面子有面子,到时到后又有一群徒子徒孙来缅怀恩典啊学术的造诣啊,但是能拿出真学问的大师又有哪几个呢?

说白了,不都是要钱给钱,就可以塘塞读书人那张嘴巴的事呗。没错,那些读书人在我眼里就是打着道德的名号向钱进,此谓之尊礼。俗话说:「人靠衣装,佛要金装」嘛。不把那些乌龟王八蛋的一点文化的读书人高高端在学术殿堂上,怎么跟国家伸手要钱呢?钱怎么花,花在哪里?谁知道他们的事?谁敢这么不识趣地去查他们的账呢?有听说过读书人对这些钱发生过闹心事吗?我就没有啦,但是久不久我就听到读书人说,做学术的钱是怎么怎么的缺啊,又怎么的不到位,国家反腐不力啊……吧啦啦一大堆钱的问题。嘿,知道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以来,是如何塞了这些噪音的吗?

实不相瞒,就是从给学界做学术的那一块钱中划一部份出去,给读书人的老师们修金身,满足读书人的「师出名们」之心里安慰。说到这里,下次再说给做学术的钱不够时,先看看读书人在自己的师尊上撒了多少金子啦。譬如,读书人为了给陈寅恪镀金,不但开一门什么的陈寅恪学之类的科目,学术有没有涵养大家心照,不用我多说,因为在我眼里是没有意义的。但是,读书人为了陈寅恪的那张脸皮,国家还要供养一个没有学问的所谓大学者看着陈寅恪学的门口,那人就是陈寅恪的女儿啦。

读书人不是说,最讨厌外行人领导内行人吗?因为她是陈寅恪的女儿,所以她懂陈寅恪学,她就能当该学科的要员啦?难道那不是裙带关系的用人为亲吗?学界对这现象怎么说啊,这叫关爱,叫保护读书人的尊严等等道德模范的托词,因为那是读书人范围的事,所以一切就是合理化的,是正确指数的必要性。

莫非,这一切都不是向国家伸手要钱办的?切记,不要只会说「瑕不掩瑜,瑜不掩瑕」之类的话,别忘了还有这句叫「针无两头利」。

无聊花你这态度过了哦,照顾陈寅恪之家,就好像安置胡风等人子女进城那样的,保护和报送等方式是善待读书人子女的表现,也是爱护人才的哦,更加是尊重人权滴,况且读书人看到了心暖。读书人心暖才会写出和做出有人性的学术,有道德的担当,心寒他们就句句跟你说六月飞霜。

读书人要面子,要有做人的尊严,可是他们都做了什么呢?又拿什么自身的学术来报答呢?难道就是因大师之名,就要求国家保养全家啊?这何止是免费午餐啊,简直就是在吃霸王餐!

哦,读书人历尽风霜,好不容易挺过文革,风烛残年的他们要过的平平安安,风风光光,所以有没有名的只有有人起哄,那都是要以大师级人物来看待啊?

对于为逝者开追悼会,我是没有意见。不管是什么级别的人,我喜欢或是我讨厌的,群内人多就办大一点,群内人少就办小一点,花这点钱不为过,因为我们道教文化本身就是敬天道。问题是看看你们读书人的要求合不合理,如容希白死后开过追悼会了,还每十年大搞一番,谁给钱?是容希白的那些倒卖古董的子孙给的钱啊?还是曾经获益的古董商之后人呢?或是他的徒子徒孙名成利后的捐献?最后不还是从国家给学科的钱中榨取来给容希白修金身吗?

哦,广东省不差钱,付得起,而且广东极度需要一个金身神级的学者为学界树门面的,国家您老人家就别盯着这一点破事上啦,不如腾出手来做其他的事情还实在一点滴!

以上喷的是非,用近期一道话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政客可以无赖,学者必须要脸」。不是吗?文革事件被读书人骂的喘不过气来,而且还是一骂就骂足几十年。其实,读书人梳理过是非曲直问题之因由了没有?没有,文革后的读书人个个都急着为自己长脸的长脸,镀金的镀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