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樹良
錢樹良
錢樹良

各不相讓置地先發制人

2015/07/02 08:41:23 網誌分類: 經濟
02 Jul
        且說怡和系擺明車馬,在爭奪九龍倉控股權上與包玉剛一決高下,包Sir自是不能掉以輕心。

        一九八○年四月下旬,包玉剛使出一招「投石問路」,透過旗下未為投資者注意的上市公司隆豐國際,以發行新股及發行遲延股票方式集資,以每股55港元之價錢,向包氏家族購入2850萬股九龍倉股份,如此一來,包玉剛本人透過隆豐國際「蛇吞象」;擴大至持有九龍倉30%股權,保持大股東地位。

        有云「一隻手掌拍唔響」,包玉剛與隆豐國際之所以能成事,乃得李嘉誠及匯豐之助,其中長實包銷隆豐國際20%新股,匯豐認購隆豐國際部份新股,從匯豐多番支持包Sir事例中,亦可見英資集團在利益問題存在衝突,此乃別話。

        包玉剛的增持,令置地陷入進退兩難局面,要在持股量超越包玉剛,必須投入龐大資金增持,縱然達至同等的股權比例,在當時九龍倉股價高達67港元市況,最少要投入7億港元,何況當時銀行利率高企,最優惠利率高達14厘;而九龍倉的周息率只有1.8厘,若向銀行貸款反擊,形同「挖肉補瘡」,殊非經商之道。

        兵臨城下,形勢嚴峻,怡和系為求打破僵局,由怡和主席紐璧堅出面,主動約見包玉剛,尋求雙羸。

        紐璧堅重施故技,主動提出以置地之物業,換取包玉剛手上的九龍倉股票。我之所以說是故技重施,此乃怡和系與包Sir之交易中,以物業作為籌碼;已有先例。記得七十年代初,「肥仔」亨利.凱瑟克任怡和大班時,曾提出以中區康樂大廈,換取環球航運旗下一艘20萬噸級以上的超級油輪,但遭包Sir一口拒絕,理由在於當時未爆發中東石油危機,一艘如此噸位的超級油輪,時值兩幢康樂大廈。

        包玉剛估量紐璧堅此舉,乃試探自己的虛實,遂「打蛇隨棍上」,反建議對方以中區金門大廈、太古大廈及太子大廈作為交換條件,其中之所以選擇太子大廈,乃由於環球航運的總部設於斯。然而,對於包Sir提出的交換條件,紐璧堅直斥「獅子開大口」,惟是仍願以金門大廈、星光行及港島半山區若干物業作為交換條件。

        講開星光行的命運,怡和還是在香港回歸前賣掉,當時市場傳說紛紜,順理成章,理應由已經併購九龍倉地皮之包玉剛集團接盤,但突然殺出「紅頂商人」去馬,有傳指是阿爺不想整條廣東道尖沙咀地段由一個家族話晒事,是耶非耶?人言人殊。

        話說回怡和系與包玉剛在爭奪九龍倉控股權上,各不相讓,互扭六壬。

        一九八○年六月二十日,置地趁包玉剛前往歐洲參加國際獨立油輪船東會議之際,先發制人,於該日下午3時,召開臨時記者招待會,由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鮑富達宣佈增購九龍倉股份。當時包Sir身在歐洲,包氏集團群龍無首,如何應戰,而置地能否如願以償,精采過程,下周四再拆局。

        資深財經傳媒人

        錢樹良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