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High Tea
中環High Tea
中環High Tea

亞洲學生很標青

2015/08/13 08:41:45 網誌分類: 生活
13 Aug
        中國式教育死板、沉悶、重操練、背誦,比不上英美的西方式教育?很多人有此想法,但從最近期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測試所得,以中國式教育或相類似為數學基礎的城市,在排行榜上節節領先,這些結果能否為中國式或傳統式教育平反?

        PISA不是年年進行評估,二○一五年有新一輪的評估,對上一次測試在二○一二年進行,結果反映在六十五個參與計劃的國家和經濟體系中,亞洲地區的成績最亮麗。在測試這六十五個地區超過五十萬名十五歲學童的學術能力上,上海、香港、澳門、台北、新加坡、韓國、日本,高踞排名榜前排,英國和美國在排名二十名之下,成績相當懸殊。

        學術評估針對三方面,數學、閱讀和科學三方面。在此三科成績上,上海全部高踞榜首;新加坡在數學科排第二、閱讀和科學排第三;香港則在數學科排第三,但閱讀和科學都超越新加坡而排第二。三個亞洲主要城市囊括排名榜首三位,而第四至第七位主要由台北、南韓、澳門和日本瓜分,單看這張成績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亞洲教學法似乎很了得。

        「解決問題」亞洲生遙遙領先

        英國博航特中學邀請五名中國教師到該校向十三、十四歲的學童授課,便是有感於中國學生成績突出,希望借中國老師參與教學偷師,但實驗過後,校長的評價是英式教育比中國式教育更有啟發性,學生得益會更大。這種說法,與一般人對傳統中國式教育的印象相類似,即教學講背誦、操練,兼且是從上而下的老師只傳授知識,而不講互動教學,不講互動的教學欠缺啟發性,若以此邏輯推論,受教於中國式教學法的學生,在理解、分析能力方面,應該比接受英式教育的學生差,但PISA評估的另一些結果並不反映這種情況。

        按二○一二年的PISA評估結果,被評估的學生在「解決問題」(problemsolving)環節的表現,仍然是亞洲學生遙遙領先,首三位是新加坡、南韓、日本,而澳門、香港、上海、台北則分別排第四至七。英國排第十一、美國排第十八。一般而言,學生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能只靠背誦,也需要有相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才可以有理想的表現。由此環節的結果所見,或多或少也反映了英、美式教育不是培養學生要有分析能力的唯一方法。

        不需要壁壘分明

        PISA評估的另一個問題是問學生在學校是否感到快樂,最多表示非常同意或同意上學快樂的學生,來自印尼、秘魯、泰國、哥倫比亞等等地方,原因可能是學習壓力不及先進城市大,但學術成績最好的新加坡,在此排名榜上排第十二,有接近九成的學生表示非常同意或同意上學快樂,香港也有超過八成的學生有此感受,排行第二十一,比英國的排名三十二和美國的排名四十八高得多。英美國家講尊重個人,強調「因材施教」是愉快學習的基礎,PISA的評估反映了接受傳統中國式教育的學生,並不一定不能愉快學習。

        上述的一些PISA評估結果,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反映了一般人對傳統式教育法,特別是中國式教學法的一些負面看法,未必能反映校園內和授課上的一些真實情況,其實教育的成效可以透過很多不同的方法去達成,教育工作者並不需要壁壘分明,判定某一種教學法一定不足,另一些教學法一定優勢。英美和中國式教學法有很多融合的可能性,其實各國的教育工作者,可以以此為起點,優化各自的教學法,學生最後一定能得益。

        黃麗君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