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High Tea
中環High Tea
中環High Tea

齊齊撐電車

2015/08/20 08:41:09 網誌分類: 生活
20 Aug
        與世界很多大城市比較,香港欠缺本土特色、歷史建築,電車是本地難得仍獲保留的歷史標記,但今天竟然有人以疏導中環至金鐘的交通擠塞為由,向城規會申請取消相關的電車路軌。這一建議,實在是匪夷所思。

        申請人是前政府規劃師薛國強的顧問公司,他批評以懷舊為由反對取消電車的市民是「抱殘守缺」,他認為懷舊可以把電車放進博物館,他又將保留電車與保留人力車相提並論,他更提出希望透過取消中環段電車,最終達至全面取消電車的目標。薛國強的態度只從實際功能的角度鼓吹去掉電車,但保留電車服務又豈只有懷舊的因素?

        香港電車有過百年歷史,見證香港興衰和發展,有很多香港人愛電車是懷舊,但除了懷舊的港人,電車也吸引不少遊客追捧,是香港的特色,是訪港必會一試乘電車觀光的體驗。乘搭電車令人感受到香港的氣味,是電車的感性價值,也是香港城市面貌的重要元素。

        基層之選

        除了歷史價值,電車也有實質的交通運輸功能,是今日唯一的環保輔助交通工具。薛國強認為電車走得慢,有欠效率,浪費公共用地。他這種觀點是忽視了電車不但環保,也是不少住在港島,以及在港島工作的基層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電車車費,無論車程是遠及由堅尼地城至筲箕灣,近至由中環至金鐘,成人單程收費不過是$2.3元,小童是$1.2元,長者是$1.1元。此一收費水平,遠低於地鐵、巴士、小巴的車資,對基層市民而言,是絕對利民的乘車選擇,取消了電車對這一群市民的影響,薛國強有考慮過嗎?

        除了車費之外,電車也是一種舒適的交通工具,乘客若不是趕時間,乘搭電車是悠閒之選,從中環到金鐘,若坐地鐵要走上,走落車站,車程其實跟乘搭電車相差不大,在繁忙時間,地鐵的擠逼情況比電車差得多,電車縱使沒有冷氣,也沒有侷促感,有不少人是寧搭電車,不坐地鐵!

        電車不是擠塞元兇

        薛國強說的取消電車可以增加德輔道中路面面積約百分之三十,因此可以疏導中區擠塞的交通。他的計算不知有何科學的根據,但今天中區、金鐘、灣仔的塞車問題真的由電車造成?私家車過多、巴士過多是否才是元兇?薛國強有研究過嗎?他將電車與人力車相比,也是相當荒謬,人力車的載客量和速度真的能夠與電車相提並論?

        薛國強反對電車,力求取消電車,但理據粗疏,有人說他提出這樣的建議是醉翁之意,旨在提高其顧問公司的知名度,而不在乎城規會是否批准申請。假使薛的原意真是藉電車搞個人宣傳,更加不知所謂,完全浪費城規會的時間。

        薛國強的申請,相信不會獲得城規會支持,但建議引發了一些電車迷和市民的重視,大搞撐電車行動,間接幫電車公司做了宣傳,但更重要是喚起了香港市民對本地歷史標記的重視,這或可算是意外的收穫!

        黃麗君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