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護航
為生命護航
為生命護航

高膽固醇的潛在風險

2015/08/26 08:41:15 網誌分類: 生活
26 Aug
        不少人對壞膽固醇過高會對身體構成健康風險已有一定認知,因此現時很多港人都關注健康飲食,特別是少吃了較油膩的食物。然而,部份人士認為改變飲食習慣便是遠離壞膽固醇的「不二法門」,而大安旨意不作身體檢查,直至出現相關併發症,如心肌梗塞、中風、間歇性跛行等,才驚覺自己有壞膽固醇過高問題。

        事實是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大約只有四分一從飲食攝取,其餘四分三則由人體製造。此外,膽固醇過高問題屬遺傳性,因此就算身形較瘦、多菜少肉人士,亦可能有此問題。美國醫學機構建議,如有家族史的人士應在二十歲作身體檢查,盡早發現自己的壞膽固醇是否過高。如沒有家族史,四十歲以上男士及五十歲以上女士(或在五十歲前已收經女士)亦應定期作身體檢查。

        另一個讓患者容易忽略的問題是高膽固醇沒有徵狀。除非患者的壞膽固醇達10mmol/L,才會出現脂肪斑塊;一般而言,我們是無法感受自己的壞膽固醇是否過高。因此,臨牀所見,不少中風、急性心臟病患者是在出事後,經詳細檢查,才能追溯問題的根源與壞膽固醇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長期病患,如糖尿病、高血壓人士屬高風險人士,如有壞膽固醇過高問題,他們出現相關併發症的機會較高,所以醫生對於他們壞膽固醇的控制需要更嚴謹。

        一般患者會在控制飲食、多做運動及減重後,壞膽固醇水平未見理想才需服食他汀類降膽固醇藥物;但對於高風險人士,醫生會「雙管齊下」,患者需要同時服食藥物及遵循健康生活,才能大大減少相關併發症的風險。

        方平正醫生

        心臟科專科醫生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