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抄經的問答 (2)

2015/11/09 20:27:57 網誌分類: 手抄經書
09 Nov


關於抄經的問答 (2)

(1)現在一類販賣「抄經本」之商人,教導「抄經者」可以在「抄經後」,將「抄寫過的經典」用五種方式處理

然而現在一類販賣「抄經本」之商人,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竟然教導「抄經者」可以在「抄經後」,將「抄寫過的經典」用五種方式處理:

第一種是:「流通」──贈與親友及十方善信,以做為結緣經本。

第二種是:「典藏」──收藏起來或傳給後代子孫,成為永恆的珍藏。

第三種是:「焚化」及「火供」──(以焚燒後的「紙灰」供養佛菩薩),(在第十五題中已經說明)。

第四種是:集結至一定數量,委請寺院代為處理。請問:師父要如何處理這些「抄經本」呢?(前一個題目已經說明)。如果師父將「抄寫過的經文」放在書架上與信眾結緣,請問信徒會請閱印刷精美的「精裝本」?還是請閱「用筆寫過的舊經本」?

第五種是:「放水流」──即將「抄經本」焚燒後,找一處乾淨的河水將紙灰「放水流」。

(2)將「抄寫過的經本」贈與親友,或者十方善信,並沒有比「印刷的佛經」精美、莊嚴,他們會珍惜嗎?

其中第一種「流通」及「典藏」,聽起來似乎處理的很好。但是試問:現在印刷的佛經,都很精美、莊嚴、字體很大,結緣也很方便,將「抄寫過的經本」贈與親友,或者十方善信,並沒有比「印刷的佛經」精美、莊嚴,他們會珍惜嗎?如果不會珍惜,送給親友後,他們會日日讀誦、思惟「抄經本」中的經意嗎?當然不會。一般信眾當然會選購或請閱印刷精美的「佛經」讀誦或珍藏起來。所以「抄寫過的經本」以現代人喜好「精美的印刷經本」而言,並不具備贈與親友或者十方善信「流通」及「典藏」的效果。但是又不能燒,到底應該如何處理呢?除了自己視為「珍貴經書」「典藏」起來,別無他法。如果「抄完經本」,你可以做到「將抄經本」視為與「印刷精美、莊嚴的佛經」無異,日日恭誦「抄經本」一直「典藏」到毀壞再行處理(焚化),就可以「抄經」。

否則你「抄寫過的經本」自己都不願意「讀誦」、「典藏」,「將心比心」,贈與親友或十方善信,別人會喜歡「讀誦」及「典藏」「你抄寫過的經本」嗎?頂多「擱置一旁」,一直毀壞才行處理。如何處理?一定是燒掉。但是就失去「大乘經典」中所說鼓勵佛弟子「書寫、讀誦、流通」「佛經」的「原意」。

(3)「抄經後」隨意亂放,這種「不敬法」、「不重法」、「不惜法」的情形也四處可見

更須注意:從「新的佛經」(抄經本),抄寫後,又不讀誦,也不流通,也不好好放至書櫃好好「典藏起來」,卻隨便亂放,一直放到「紙張」充滿灰塵、腐蝕、毀損、爛壞,一定會滋生肉眼幾乎看不見的「小蟲……」,再將其「焚燒」,就又犯下「微細殺業」,當你未來世,墮落三惡道中,就會與你所「焚燒的小蟲相遇」,冤冤相報,無有了期。

但是日常讀誦的「佛經」,到最後也一定會破舊、毀壞,當然一定會處理,用焚燒的方式處理,這是不得已中的不得已。何況是一類「抄經者」在「抄寫經典後」,於不讀誦、不流通、不能開啟自己智慧生命及眾生智慧生命的情況下,已經失去「大乘經典」中所說「書寫、讀誦、流通佛經」的「本意」,而且又在「抄經後」隨便亂放,一直放到「充滿塵埃、腐蝕」,才去「焚燒」,就是為自己又增添一分「微細殺業」。在「抄經後」隨便亂放下,「抄的越多」,「燒的也越多」,造下的「微細殺業、當然越重」。

而且這種「抄經後」隨便亂放的情形,大多出現在「非佛教徒」的身上。「抄經」的功德,因為輾轉「傳播」,已經為社會中各各階層的「善心人士」及對佛教有興趣的人士所吸引,蔚為風潮,「抄經者」到處可見,尤其以「抄寫心經」之人最多,因為「心經」簡短、好抄,所以為廣大的佛教徒及非佛教徒所接受。在末法的今天,廣大信眾及非佛教徒皆能接受「抄寫心經」,讓眾生有機會種下閱讀「佛經」的因緣,未曾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抄經」後的處理問題,卻一直是一道「難題」。

尤其是「抄經後」隨意亂放,這種「不敬法」、「不重法」、「不惜法」的情形也四處可見

8、如果喜歡「抄經」又不能做到「典藏」、「讀誦」之人不妨換一個方式轉用「讀經(默唸經文)」的方式,來取代「抄經」

如果「抄經後」不能做到將之「珍藏起來」,並且經常請出來恭閱、讀誦,便不能達到如「大乘經典」所說,鼓勵佛弟子「書寫、讀誦、流通」「佛經」的原意,又增添自己「不重法、不敬法、不惜法」的罪過。就應該思考轉用「讀經(默唸經文)」的方式,來取代「抄經」,只要經常「反覆誦經(默唸經文)」,同樣可以達到「靜心的目的」,而且在經常「反覆誦經」下,更能比「抄經」增加對「經意」的思維、理解的能力。如果喜歡「抄經」又不能做到「典藏」、「讀誦」之人,不妨換一個方式試試看!一定會令你肯定「誦經」比「抄經」的「靜心效果」更佳!這是「經常誦經者」已有的經驗!

9、可以在已經「印刷完整的經文的淺色字體上再一一描寫一遍經文」嗎?

尤其現在佛教書局販賣的「抄經本」,諸如『地藏經』、『金剛經』、『阿彌陀經』、『華嚴經梵行品』、『普賢行願品』、『藥師經』、『八大人覺經』、『心經』、『普門品』、『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等,都是將「經文」「用淺灰色字體為底」,教「抄經者」直接在「經文的淺色字體上再一一描寫一遍」,就又犯下「不恭敬經文」的罪過,護法神不悅。

因為「抄經本」中本來就有「經文」,原本就是「一本印刷莊嚴、完整的佛經」,請購回來,看到「經文」,就應該「用恭敬心、尊重心、歡喜心、讚嘆心、向法心」讀誦,立刻就能進入「經文思維間」,增長你的佛法智慧。試問:你在「印刷完整的經文上」「逐字描寫一遍」,已經令「原本莊嚴經文的字跡」變成「不莊嚴、不恭整」,成為「抄經練習過的舊本」,將之贈送給親友,及你直接將購買回來的「抄經本」不經過「描寫」就贈送給親友,他們會「讀誦」與「典藏」那一種版本呢?

事實上,「抄經本上」已經有「完整的經文」,非常精美,你再「於經文上描寫一遍」,已經是「畫蛇添足」,又犯下「不恭敬經文」的罪過,何況又描寫的不細緻、不恭整,何苦只是為了「片刻的靜心」,而犯下「不恭敬經文」的罪過呢?又在「抄寫後」不知如何處理?這是得不償失。

10、正確的抄經方式,是用另一本空白簿,將「經文」重寫一遍,才叫做「抄經」,而不是在已經有的「經文」上再描寫一遍

更須明白,正確的抄經方式,是用另一本空白簿,將「經文」重寫一遍,才叫做「抄經」,而不是在已有的「經文」上再描寫一遍。一類生意人為了推銷的自己的產品(抄經本),而將「經文字體淺色化」,誤導「初學者」以為可以在「經文上」再「描寫一遍」,已經犯下「不恭敬佛經的罪過」,又誤導「佛教徒」「抄經後」可以焚燒掉,試問:以「紙灰」供養佛菩薩,有何功德?恐怕現在一類佛教徒「焚燒佛經及咒語」,以為佛菩薩可以接收得到,功德很大,是受到「道教燒符咒、燒紙錢」的影響吧!?而令沒有佛法智慧的廣大信眾,因為見聞「抄經有大功德」,「將佛經燒掉(火供)」,也有大功德,只因為「貪功德」,就依樣畫葫蘆,在已經完整的經文上再描寫一遍,犯下「不恭敬經文的罪過」,又犯下焚燒佛經的罪過。

11、「抄經之人」抄寫「佛經」的字體及字跡要做到「如外面賣的『佛經』的字體一樣的端正、莊嚴、恭整」,這樣的進行「抄經」,抄寫完後,你自己才會珍惜與閱讀

話又說回來,為了尊重諸佛菩薩的「修行成果」所顯現的「萬德莊嚴的不可思議的無盡功德力用」,顯用在「經文內」,自然不能在「已經完整的經文上再描寫一遍」,但是一類佛教徒在各種「輿論」、「媒體」的宣導下,已經認為「抄經」是一種「靜心的很好方法」,又能「邊寫邊思索經意」,而且已經養成習慣,喜歡偶而「抄寫經文」,(這裡指的是「用抄經本」抄經),但是現在已經明白,不能在「原有的經文上」再描寫一遍,就必須另外準備一本空白簿,進行正確的「抄經」方式,而且要準備一本精裝本「抄經」,並且抄寫的字體及字跡要做到「如外面賣的『佛經』的字體一樣的端正、莊嚴、恭整」,這樣的進行「抄經」,抄寫完後,你自己才會珍惜,才會將你自己抄寫的佛經,「視如與外面賣的精美、莊嚴的佛經」無異。當你自己想到這本抄寫的佛經與外面賣的精美、莊嚴的佛經」無異,才會有機會經常請出來讀誦,再將自己抄寫的端正、莊嚴、恭整『佛經』,贈送給親友或十方善信,他們才會珍惜、閱讀。

12、「抄經後」,不能將「經本」善於處理之人,就應該思考用另一種方式取代「抄經」的「靜心方法」,就是「讀誦大乘經典」,如出聲誦經或者用意識默唸經典皆可,同樣可以達到「靜心的效果」及「思維經意」的功效 

試問:如果隨隨便便的抄經,字跡不端正、不恭整,你自己會喜歡用抄寫的不端正、不恭整的經文讀誦、典藏嗎?因為沒有外面賣的「抄經本」精美,你自己恐怕也會嫌棄它!何況是用自己抄寫過的不端正、不恭整的經文贈送給親友或者十方善信,他們更會嫌棄它,那麼就不能做到如「大乘經典」所說鼓勵佛教徒「書寫、讀誦、流通佛經」的原意!?所以「抄經者」如果沒有耐性,不能在「抄經時」做到:將經文抄寫的「端正」、「恭整」,便不能做到如「大乘經典」所說鼓勵佛教徒「書寫、讀誦、流通佛經」的原意!因為你自己不會喜歡用抄寫的不端正、不恭整的經文拿來讀誦與典藏!?何況是用自己抄寫過的不端正、不恭整的經文贈送給親友或十方善信,他們會拿來讀誦與典藏嗎?所以「抄經後」,不能將「經本」善於處理之人,就應該思考用另一種方式取代「抄經」的「靜心方法」,就是「讀誦大乘經典」,如出聲誦經或者用意識默唸經典皆可,同樣可以達到「靜心的效果」及「思維經意」的功效。

13、認識「大乘經典上」所說:「自己書寫、教人書寫佛經」的「甚深義」

當知佛經上所述「自己書寫經文,教人書寫經文」是站在「流通經典」的觀點而言。更必須在「書寫經文」後,做到「讀誦經文」、「思維經意」、「學習經意」、「不忘失經意」、「體悟經意」、「力行經意」、「觀照經意」、「依經觀心」、「反觀自心」有無與「經義相契」?是否經常走在「實踐經義」、「弘揚經義」、「自利、利人」的學佛修行的道路上,這才是「佛經上」所述:「自己書寫、教人書寫」的「甚深義」。

所以《地藏經》上才會說:「自書、教人書……所受果報必獲大利。」

所以《金剛經》上才會說:「聞此經典,信心不逆。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所以《藥師經》上才會說:「於此經典,若自書、若教人書,一心受持,聽聞其意,所求願滿,乃至菩提。」

所以《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上才會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晝夜相續,求生彼剎,發菩提心……。」

又說:「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於須臾頃為人演說,勸令聽聞,不生憂惱,乃至晝夜思維彼剎及佛功德,於無上道,終不退轉……。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如說行。」

請看清楚:這部《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上所說:於此經典書寫後「抄經後」,接著還要供養這本經典、受持這本經典、讀誦這本經典,於須臾頃,為人演說這本經典,並且還要晝夜思維這本經典「抄經本」所說的內容,(如經文說:晝夜思維彼剎及佛功德,依照這本經典所說的內容,實際去修行,自利、利人,做到如經文說:應當專心信受、持誦、如說行。)這才是「佛經上」所述:「自己書寫、教人書寫、讀誦、流通」「大乘經典」的「甚深義」。

而且《法華經》上所說:「書寫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則見釋迦牟尼佛,如從佛口,聞此經典。」是站在「受持經典,體悟『真心本性』的立場而言,其義更深,在此不談」。

14、一類宣揚抄經之人,誤導抄經者,只取『書寫經典』,而無視於「抄經的目的」是為了讀誦、信受、思維、領悟、弘揚經文而「抄經」    

由此觀之,以上經文所說:「書寫」經典之後,一定有「書寫經典後」繼續受持、讀誦、如說修行(如經典中說依經意修行),乃至為人解說「經典的內容」,這才是佛經上所述「鼓勵善男子、善女人,『書寫經典』的『原意』。」但是一類生意人,或者一知半解者,卻將「大乘經典上」所述「書寫經典之意」「曲解」及「斷章取義」,只取『書寫經典』,而無視於「抄經的目的」是為了讀誦、信受、思維、領悟、弘揚經文而「抄經」,更誤導「抄經者」「抄經後」將之焚燒,或者累積到一定的數量再送到佛寺請師父處理,佛寺收到這些「抄經本」,是很難處理的!?

15、如果「抄經者」在「抄經後」,可以做到如「佛經上」所說:用你「抄寫過的經本」繼續讀誦、思維、領悟經文,日日不退,當然可以「抄經」

初學者在一知半解下很容易受到「誤導」,而且「抄經」這件事,已經蔚為風氣,「抄經後」將之焚燒,也已經習以為常,「積非為是」,甚難更改。但是如果「抄經者」在「抄經後」,可以做到如「佛經上」所說:用你「抄寫過的經本」繼續讀誦、思維、領悟經文,日日不退,而不是在「抄經後」將「抄經本」焚燒,或者送到佛寺給師父製造處理「抄經本」的困擾,當然可以「抄經」。但是如果不能在「抄經後」將「經本」妥善處理,便應該思考用另一種方式也達到「靜心的目的」,就是經常重覆默唸經典,諸如『地藏經』、『金剛經』、『阿彌陀經』、『華嚴經梵行品』、『普賢行願品』、『藥師經』、『八大人覺經』、『心經』、『普門品』、『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等經,都是很好的「閱讀經典」。長久行之,一定會達到更加的「靜心效果」,更能在反覆默唸經文中,潛移默化的理解經意,絕對不會比「抄經」時理解經意的效果差。願好學者善思之!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