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與兩儀的奧秘

2015/11/18 07:06:43 網誌分類: 真假修行
18 Nov


太極與兩儀的奧秘

   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二冲和章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為和」,這一段的經文已經將宇宙的天機完全顯露出來了,但是我們修行人如果將此段經文作錯誤之解讀,那麼天機雖然顯露,中低根器者仍然摸不著頭緒,也仍然無法窺知也,這正是古德所說的:「涉水淺者見蝦蟹,潛水深者識真龍」之寫照,大道雖然至簡,但世人卻偏要將其複雜化,大道雖然甚夷,但世人偏好走小徑去探索,大道的源頭雖然在萬法的根源之處,但是世人卻偏好一些末法去度三曹、求福德,故道雖然是無所不在的,但凡夫俗子卻仍然難以窺知其一二,道是無極,一是太極,二是兩儀,看似簡單,但是變化卻萬端,道非常的深遠高大,道亦非常玄妙難測,古德有云:「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隱藏在天地萬物之中,驅使純厚原本的真氣,專一默化,運行規律,無始無終,不生不滅,這純厚原本的真炁,真實絕對,體現不虛,紛然驗證於萬物森羅之中,從古至今,道一直奧妙深遠的運作存在,幽靜地觀察萬物眾生。」

道為什麼會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呢?難道大道能忽大忽小變化無窮嗎?事實上一陰一陽融合生化的哲理即是道,所以道的精髓在於「一陰一陽的融合生化」,而不在於「一陰一陽」,很多人都認為「一陰一陽謂之道」,其實那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念,一陰一陽謂之「兩儀」而不是謂之「道」,宇宙大自然的本身即是道,因為是道是無極所以它沒有邊際,因此說「道其大無外」,這就是科學家所說的「宏觀宇宙」,而整個宇宙大自然的本身皆是由道體所組合而成的,這個道體是萬物之源,也就是宇宙間最小的非物質基本粒子,目前全世界的科學家都稱它為「上帝粒子」、「希格斯波色子」,道家稱它為「先天炁」、「不老丹」、「金丹」、「真炁」,儒家稱它為「本性」、「天性」、「浩然正氣」、「至善」、「仁」,佛家稱之為「七彩摩尼珠」、「舍利子」、「古佛」、「阿彌陀佛」、「大自在佛」、「大光明佛」,伊斯蘭教穆斯林稱它為「真主」,基督徒稱它為「上帝的獨子」,因為宇宙間任何之物質皆沒有比它更小,因此說「道其小無內」即是此意,這也就是科學家所說的「微觀宇宙」。

那麼我們怎麼知道萬物的本源是什麼呢?我們又怎麼知道天地、眾生之間,那運行恆常的道理就是這個道呢?事實上道只能悟但卻不能說,因此若說似一物即不中,佛教所說的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等《三法印》之基本教義是一種治眾生諸心的方法,也是一種自心覺悟的方法,故稱為「佛法」,「佛」字是覺悟的意思,而佛教所說的《緣起法》則是佛法的核心,《緣起法》中所說的「緣」是指因緣、條件的意思,而「起」則是指生起或出現的意思;所以緣起法是「因緣和合而起」之略稱,也就是說《緣起法》是一種認為一切事物皆依因緣條件而生起或出現之理論。換而言之就是說:「宇宙間的一切諸法(有為法),皆為種種條件(即因緣)和關係的組合體」。故有「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之論述。但這是一種「因」與「果」的兩儀關係,的確是沒有前因,就沒有後果,所以佛法對於治眾生之諸心是非常適切的。

佛教的《緣起法》有一種緣起性空的思想,概要言之就是一切法由於無自性,因此得以隨緣幻現;幻現的一切法,雖然歷歷在目,但卻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一般,也就是說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仗因托緣的關係下存在的;仗因托緣的存在與生起,佛教就稱之為「緣起」,而凡是緣起的事物,就沒有不是受著種種關係的局限與決定;而受種種關係條件而決定其形態與作用的緣起法,即不能不是無自性的,所以有緣起即無自性,但是有自性則非緣起,那麼何謂「自性」呢?所謂「自性」即是指本來自有或是自成的意思,它並不是仗因托緣而有,因此「自性」就是指有自體存在或自己規定自己的意思。但是佛經上所說的「無自性」,其實並不是指「沒有性」的意思,佛教界人士在二千年以來對於無自性的認知誤會很深,大部份的佛教徒皆錯認無自性是「沒有性」,因此有些佛教徒否認道體或先天炁的存在,其實這種說法是誤會一切法都「沒有法性」,但是無自性真正的意思是指沒有「可朔性」或「不定性」而言,就是指一切法在於因緣果報的法則中,只要改變某一種因或某一種緣就會造成不同結果出來,這就是佛法的不定性(無自性),雖然說萬法雖無自性,但是還是有一個永恆之性存在的。

佛理不是真理而是一種一合相與不一不異的中道觀空理,佛法不是正法,而是一種靈性的覺悟之法,或是被污染之凡心的清淨法,故佛法的「緣起無自性」之說,就是在講一切法都是因緣生因緣滅、空無自性、自性不可得;也就是說永恆不變、單一獨存、可主宰掌握的自性是不可得的;雖然「無自性」確實是性空,但是所謂的「無自性」,我們要注意到,這裡頭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自」字,不是說萬法「沒有性」,而是說萬法「無自性」,萬法都是仗因托緣而產生,它們當然沒有辦法永恆不變、單一獨存、可自己主宰掌握,但是它們原來的本性卻是存在的,所以它們原來之本性即是永恆不變、單一獨存、可自己主宰掌握,所以我們修行人一定要懂這個道理。那麼「自」是什麼呢?「自」就是分別執著,本性根本沒有什麼分別心、執著心與罣礙心,那就是本性,也稱為天性或真性,萬法皆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而「心」與「識」皆是由性而來,因此萬法它們怎麼能沒有性呢?所以這個性就稱為「法性」,大乘佛教裡也稱為「法性」。因此所有的一切物或現象都有法性,沒有法性就不可能有現象產生,但是我們不能將「法性」說成「自性」,那麼自性是什麼呢?自性就是指只有它單獨有這一個性,其他的都沒有,萬法當然沒有自性,但是整個宇宙間的萬事與萬物皆是同一個性,這個「性」即是道體、天性或上帝粒子。

宇宙間若沒有道體、天性或上帝粒子這個共同的「性」的話,那麼即無上帝粒子是「萬物之源」的說法,也沒有老子所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之說,為什麼「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呢?道理很簡單,在宇宙最初混沌的時候,整個宇宙之間只有道體、天性或上帝粒子這個共同的「性」,其它什麼都沒有,哪有什麼佛?哪有什麼魔?當然更無「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的這些萬法的存在了,因此目前整個宇宙之內的天地、銀河、太陽系、星宿、山河大地、動植物、礦物、細菌…等等,無一不是由那些道體、天性或上帝粒子這個共同的性所生化、幻化、變化與融化而成的,這不是「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一句話最好的證明嗎?這正是我為什麼要說這一句:「佛理不是真理而是一種一合相與不一不異的中道觀空理,佛法不是正法,而是一種靈性的覺悟之法,或是被污染之凡心的清淨法」的主要原因了。

   瞭解了宇宙之真相後,我們再來看看在《莊子集釋》卷十下〈雜篇‧天下〉中惠施所說的一段話,惠施說:「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氾愛萬物,天地一體也」這一段話,惠施這一段話旨在說明他在窮究分析萬物哲理的時候曾說過:「大到極點而沒有外圍的叫做大一;小到極點而沒有內核的叫做小一,沒有厚度,不可累積,但可擴展到千里大,天和地一樣低,山和水澤一樣平,太陽剛正中就偏斜,萬物即起即滅,大同和小同相差異,就叫做「小同異」;萬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異,就叫做大同異....普遍地愛護萬物,因為天地就如同是一個整體」,這一段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原來他所說的「大一」就是指宏觀宇宙的整個大自然,而「小一」指的正是道體、天性或上帝粒子這個共同的「性」,道體沒有質量,又無形無相,所以「無厚,不可積也」,因為當時的陰陽兩炁尚未分開,所以天和地一樣低,山和水澤一樣平,因為萬物之形態都不一樣,但是其本性卻完全相同,故才會有「萬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異」這一句話,萬物本性完全相同稱之為「大同」,萬物之形態都不一樣則稱之為「小異」。

   中國的古聖先賢們,他們用來形容宇宙本體的論述非常多,而其中之一就是這一句「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妙語,他們只用了八個字就道盡了宇宙的真相,這一種理論與佛教的無自性是事物的真實狀態之觀點是不一樣的,但是兩種論點並無衝突,只是佛教《緣起法》所說的觀點是站在因與緣的「兩儀部份」來說的,這個角度尚未觸及到宇宙的實相與源頭,所以是屬於「佛理」的範疇,而中國的古聖先賢所說的「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妙語,指的不是佛教所說的「無常」那一部份,而是指永恆不變與不生不滅的這一部份,試著想想看,宇宙就大的方面來說,祂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邊際,而且根據目前世界各天文學家的觀察,目前的宇宙確確實實還在繼續的膨脹擴大,故說宇宙其大無外真是再貼切不過了,再說「其小無內」這一部份,就跟我們的修行有切身之關係了,宇宙之間唯有道體、天性或上帝粒子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與不增不減的,佛教徒誤以為佛性就是人的本性,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思維,「人人都具有佛性所以人人都能成佛」這一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另外一半就是「人人都具有魔性所以人人也都能成魔」,因為佛性與魔性是相對待的,可見佛性不是天性,也不是本性。

本性是太極,祂包含了「佛性」與「魔性」在其中,佛性與魔性則是「兩儀」,佛性是覺性,魔性是迷性,佛性是清淨性,魔性是污濁性,佛性是空性,魔性是玄性,佛性是菩提性,魔性是煩惱性,佛性與魔性合而為一即是兩儀返回太極,稱為「天人合一」,這就是「逆轉成佛」的道理,佛性與魔性若是一分為二的話,那麼即是兩儀化四象,四象化八卦之現象,稱為「天人永隔」,這一種情形就是所謂「順轉成人」的道理,因為性是萬物之源,所以佛性與魔性都是由本性的意識作用而產生之分裂現象,為什麼佛會稱為「如來」而不稱為「本性」呢?因為佛性不是本性,只是很像本性而已,故才稱為「如來」,「如來」者就是如其本來之略稱,「如」者係指相像也,「來」者係指本來也,本來之性即是本性,因為佛性之清淨性與覺悟性的狀態與本性非常相像,故才會稱為「如來」,那麼佛性與本性到底有何不同呢?因為佛性與魔性是相對待的,佛性與魔性都是處於一種無常的變異狀態,一念覺眾生是佛,但是一念迷佛又變成了眾生,所以佛性不是一種「永恆不變之性」,而是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自心中之如來藏識會受外物、外相與外境之誘惑所影響而產生不同變化之「無常善變之性」,故成佛只是人性的污濁部份清淨而以,並未返回虛無之天性,所以成佛只是如同道家達到「煉氣化神」之第二階段而已,尚未真正進入「煉神還虛」之最後階段。

以前常常會有修行人提問說:「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有人回答說:「萬法就是指差別,而一是指統一,如果所有的差別到最後都歸於平等統一了,那麼似乎已是達到最高境界了,如此的話還要問「一歸何處」做什麼呢?這是錯解了「一」字的真諦,又有人回答說:「道體如如,但道之作用卻是不斷的演化,所以道體生太極,太極順生兩儀、兩儀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形…..就這樣一直演化下去,開枝散葉化為千千萬萬的法相(孔子-繫辭),而「萬法歸一」這一句話孔子在釋卦的時候說:「順生萬法知未來,逆行歸一知來者」;所以歸一即是「歸易」也(所謂易即無極也),而「一」是由道體所生,所以「一歸何處」當然是歸於道體,這一段的解釋就比較正確,一是太極,道是無極,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二冲和章不是曾經說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一段話嗎?所以太極當然是回歸到無極,所以一當然要回歸到原始之道體中來,但是有一些佛教徒卻認為:「萬法歸一,一不再歸什麼,一就是緣起法,所以萬法歸一的意義就是說諸法因緣所生所以諸法因緣所滅,因此物質界和精神界的一切現象到最後都是空性與無我」,這就是將《緣起法》這種佛理誤當成真理的無明現象,因為每一個人的道根深淺不一,悟性高低不同,故古德才會說:「涉水淺者見蝦蟹,潛水深者識真龍」即是此理。

道體不是物質而是屬於非物質,但是所有的物質卻都是這個非物質之道體所組合而成的,那麼何謂「物質」呢?凡是佔有空間和質量的東西都稱為物質,因此包括電子、質子、中子、光子、膠子、夸克、粒子、金屬、化合物、空氣、水、生物、礦物…等等或是以固體、液體或氣體等相態呈現者皆稱為物質,而目前整個宇宙有一半是看的見的物質,而另一半則是看不見的物質,因此目前整個宇宙正是呈現出一種太極之現象,這一半看的見的物質稱為「色」,另一半看不見的物質則稱為「空」,其實看的見的物質與看不見的物質皆是由非物質之炁體所組合而成的,所以萬物的性都是一樣的,這就是「萬物之形態雖然都不一樣,但是其本性卻是完全相同的」與「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二句話之真諦,目前整個宇宙,就是由永恆不變的道體和由道體所組合而成會無常變化之物質所組成的,所以才稱為「太極」,「太」字是由「大」字與「丶」字等兩字所組合而成的,「大」字就是指宏觀宇宙的大自然本身而言,而「丶」字則是隱喻微觀宇宙之道體、天性或上帝粒子這個共同的「性」,大小合成一字的「太」字正是宇宙的隱喻字。

但是《易經》的「易」字則是由上面的「日」字與下面的「月」字等兩字所組合而成的,「日」字就是指陽炁而言,而「月」字則是指陰炁而言,所以陽炁與陰炁合為一字,隱喻的不是「太極」而是「無極」,這正是為什麼無極會稱為「太易」的主因,太易者係指一氣未萌之前那種陰陽未判、鴻濛玄冥、恢漠太虛、無光無象、無形無名、寂兮寥兮之宇宙元始天象,其實「太易」兩字是一句隱喻詞,「太」字就是在隱喻宏觀的大宇宙與微觀之小宇宙同在一體之中,而「易」字則是在隱喻陰炁與陽炁混沌在一起,形成一團的「混沌炁團」之意,因為當時皆是「炁體」並未開始生化成氣體出來,故才有「一氣未萌」之說,道是無極,一是太極,陰炁與陽炁是兩儀,這是在指宏觀的大宇宙,如果說本性是無極,自性是太極,佛性與魔性則是兩儀,那麼這是在指微觀之小宇宙而言,佛性在佛教來說即是指「如來藏」,而魔性則是指「如來藏識」或「阿賴耶識」,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其實「如來藏」與「如來藏識」皆是隱喻詞,維基百科解釋「如來藏」的意思時即說如來藏是佛教術語,即佛性,也稱為覺性、自性、法性、法身、涅槃、真如、實相、圓覺…等等,事實上稱如來藏為自性或實相是錯誤的,但若稱為佛性、覺性、法性、法身、涅槃、真如、圓覺…等等的名稱則是正確的。

為什麼我們會說「如來藏」不能稱為「自性」或「實相」呢?首先我們來看看「如來藏」這三個字是在隱喻什麼事情,就會知道「如來藏」為什麼不能稱為「自性」或「實相」的原因了,「如來」是如其本來之略稱,「如」字是好像的意思,「來」是本來也就是在指本性而言,因為佛性不是本性,只是祂的清淨、無染、不著的涅槃寂靜性與本性非常相似,但畢竟佛性還是不等於本性,故才稱佛性為「如來」即是此意,又因為佛性與魔性在未分開之前皆是隱藏在自性之中,故才稱為「藏」,因為佛性與魔性混沌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稱為「自性」,故佛性亦不等於自性,所以這是佛性不能稱為自性的原因,而自性亦不等於本性,為什麼呢?因為每一位萬靈蒼生皆是單獨的個體,所以天所賦予萬靈蒼生個體的性才能稱為「自性」,但是「本性」是指上蒼沒有賦予萬靈蒼生個體的那些原本之性,所以本性又稱為「天性」,天性才是性的實相,這就是為什麼佛性不能稱為實相之原因了,我們一般的修行人就是將「佛性」、「自性」、「本性」與「天性」混在一起,所以才會誤認為成佛即是已經得道或成道了。

得道很簡單,成道比較難,為什麼呢?因為一個根器好、悟性高的人他只要瞭解了「道」與「理」兩者之間的關係,很容易就能悟「道」,悟道就是已經得到了「道的真諦」,所以又稱為「得道」,因為悟道的人最後就會知道,其實得道只是讓凡心返回道心,人性返回天性而已,而這些性我們在剛初生之時就有了,故說得道其實並無所得即是此意,只是我們長大之後漸漸被意識心作弄而迷惑於那些物質之假相,使自性遭受慈悲心、愛慾心、同情心、分別心、比較心、執著心、貪婪心、嗔恨心、癡迷心、貢高心、我慢心、慳吝心與嫉妒心…等等的濁氣與罣礙所遮障,使自性失去原有的光明罷了,所以明心見性或是頓悟成佛只是起修的開始而已,並不等於是已經成道了,因此悟道只是復古收圓返回天性而已,但是仍然沒有復天命,所以不等於道已經圓滿了,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道理很簡單,修行要「解行合一」才能成道,悟道只是「解」的階段而已,根本都還沒有開始行呢?如此又如何能說成道呢?如果一個悟道的人,他每天都沒有按照自己所悟的哲理去運用於日常生活當中,那麼此人已經成道了嗎?當然沒有。

所以我們再回頭來看看這個「道」字的造字結構即可知道真正的原因,「道」字是由「首」字與「辶」字等兩字所組合而成的,「首」字是指頭、最先、第一或是事物的起始之意,因此「道」字之首部旨在隱喻用自己的頭腦去參悟萬事與萬物之起始的哲理,以產生真正的智慧,也就是格物致知的意思,這是屬於「解」的部份,而「道」字之辶部則是隱喻篤行與實踐的意思,這是屬於「行」的部份,「首」字與「辶」字兩字合成一字,不是已經將道需「解行合一」講的很清楚了嗎?「解的很圓滿」與「行的很圓滿」才是真正的成道,我們都知道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才能成佛,「覺他」即是行的部份,而自度度人德行圓滿的人才能成聖,「度人」也是行的部份,但是因為成佛的人只是圓滿「離世之道」,並悟了靈體的解脫方法使自心脫離苦海而已,仍然不是修行之究竟,同樣的道理,成聖的人也只是圓滿了「入世之道」悟了肉身徹底了業的方法而已,仍然還不是修行之究竟,故均應該由此起修,以達到無佛無魔、無聖無凡的真道境界,佛魔或聖凡仍然是名相,仍然不是道,學佛有階段與層次之分,但是道是沒有階段與層次之分的,所以什麼十法界或四聖六凡,都仍然在凡間沒有悟道,有的人誤以為菩薩、阿羅漢、聲聞或圓覺都是已悟之人,這是將佛理誤當成真理的一種錯覺,有的人認為要先帶業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並在那裡等待成佛,這種說法講給一些低根器的人聽聽還可以,但是不能講給中、高根器的人聽,佛是覺悟的意思,只有在世間才有機會成佛,絕對沒有往生之後還能成佛的人,從古至今有哪一個佛是往生之後成佛的呢?往生者意識停留在生前所執之事物上,這是習氣,它需與業障隨著靈體墮入輪迴,又豈能至西方極樂世界並在那裡等待成佛呢?本性、自性、佛性、魔性之間藏著大道生化之哲理與奧秘在其中,修行人深入去參悟即能悟道。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