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退休保障

2015/12/29 21:28:53 網誌分類: 經濟
29 Dec

退休最好 靠自己靠家人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中國在遠古時代已有的理想。但當年,老終不外三十餘歲,壯用不外狩獵農耕,幼長不外隨成年人自學,皆有所養亦不外粗茶淡飯。

然而,這樣的社會到孔子的年代已不再出現;孔子亦只能放棄「大同」,但求「小康」算了。
 
以人類今天的生產力,要合力照顧老幼獨弱,本應綽綽有餘。但人類已「城郭溝池以為固」,好「起兵」、「用謀」、「以功為己」。以至世上每天都有人餓死,每天都有人痛失家園。原因是大家都只顧「親其親」,「子其子」,對其他人的死活,眼不見為淨。
 
如果香港人對世上其他人的苦難可以無動於中,又怎能寄望港人肯為本地非親非故的老人分享自己的努力所得。有些人之所以贊成全民退休保障計劃,是因為他們將是計劃的收益者,而非貢獻者。如果把全民退休保障的範圍擴大至全世界,那大部分香港人將由得益者變成貢獻者。屆時,他們還會不會說「老有所養」是人權,人權應該無疆界呢﹖
 
我個人並不反對把自己的財富與受苦難的人分享,我已把我的主要財富放入慈善基金,以援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然而,我知道並不可能要要求的人也這樣做。如果硬要有餘力的人都這樣做的話,有些人就寧願不再這麼努力工作,以便加入獲益者的行列,不想當貢獻者。
 
美國的福利比歐洲國家少,所以美國人一般都較歐洲人努力。法國社會黨上台後,希望透過加稅去劫富濟貧,結果有能力的人紛紛移民,能為社會作貢獻的人愈來愈少,政府唯有靠舉債去維持福利。現在已禍延後代,新一代一出世就要背起上一代超支的債務。福利好的國家出生率都低,兩者可能有一定的關係。
 
香港的大學生連畢業後要還自己花掉的貸款也不願意,怎可想像他們肯為上一代的養老需要作承擔?自己父母也不肯養的人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嗎﹖
 
香港大多數人都不用交稅,立法會議員為了爭取選票,多會支持一個慷慨的全民退休保障計劃。退休後有這麼好的保障,香港人就會爭取早日退休。但人的壽命已愈來愈長,結果是退休後需要社會養的人會愈來愈多。導致願意為社會作貢獻的人的負擔愈來愈大,其中有些人可能吃不消,寧願加入做依賴者算了,造成惡性循環。
 
這種情況在希臘等一些南歐國家已經出現,結果政府連退休金也發不出,老人家只能一早去銀行門口排隊,輪候麵包津貼。
 
由此可見,退休保障計劃不是主觀上希望怎樣就能怎樣的,還得看社會的經濟能力與下一代人的承擔精神。過度理想化的退休保障計劃,或許可以令香港人開心十年八年,但很快問題就會暴露,令香港人不得不面對現實。

靠政府提供的全民退休保障不穩妥,它會令依賴這類計劃的人愈來愈多,而願意作奉獻的人則會愈來愈少。隨著生育率下跌,人口會逐漸老化,新一代的年輕人,可能只有機會為這類計劃供款,卻沒有機會享用這個計劃的好處,因為屆時這類計劃可能已經破產。

幸好,現時政府屬意的,並非周永新教授所倡議的「不論貧富」人人皆有的「老人金」,而是只集中力量照顧「有經濟需要」的人。這樣,應可令有需要的人得多一些,以及令社會的負擔可減輕一些。

周教授的理念很偉大。人類的博愛精神的確應該不受疆域與種族的限制。我亦樂見人人都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但在現實世界卻有人連自己的父母也不願照顧,卻寄望當自己老的時候,社會上有素未謀面的人肯出錢照顧他。

當社會上充斥著只想佔便宜,而不願意作承擔的人的時候,政府即使強制推行全民退休保障計劃,這個計劃亦會因供款不足而無法貫徹。

我這樣說,並非要詆毀一般社會人士,人的天性確傾向先考慮自己的利益。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寫過一本書,叫做《自私的基因》,他認為生物為了生存,皆有自私的傾向;否則他的基因就沒法延續下去。

因此,只有極少數的人才可以在任何情況下都抱有博愛精神,大部分人要在自己擁有大量資源,生存完全不受威脅的情況下,才會顯示出博愛,願意用自己的資源照顧他人。而在現實世界,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擁有的資源仍未算足夠。如是導至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想從政府的退休保障計劃中獲益,而不願為這個計劃多作貢獻。長此下去,這類計劃一定無以為繼。

基於人類無法擺脫這種劣根性,我一向認為:人若想安享晚年,靠自愛好過靠博愛。為了避免老來無依,最好一早就積穀防饑。那就需要在年輕有工作能力的時候,懂得為將來而遏抑眼前的欲望。不省吃儉用,何來會有積蓄?(依家年輕人儲倒錢(甚至冇錢),都寧願追新手機啦,點會諗將來?果隻(痴蜂)十幾歲咋,都有巴士吾搭,出入(打的)啦,衣食住行樣樣都要好,咁點儲錢呀?佢地心目中,老豆/老母唔會老嘅,永遠攤大手板就有錢攞;呢種情況,某程度上係家長做成嘅(以為俾最好嘅享受俾子女,就係錫佢地;誰知,久而久之,佢地習慣享受,怕吃苦)。依家政府係有大量儲備,但係有出冇入,坐吃山空,可以捱到幾時?)

按佛洛伊德的說法,人與其他生物的最大差別,是人懂得為長遠的需要,放棄眼前的快樂,其他生物就沒有這種自我遏抑能力。他認為人類的文明就是靠遏抑欲望而建立起來的。我擔心由政府提供退休保障之後,人類這種長處就會逐步退化,最後連人類文明也因而崩潰。社福界人士可能好心做壞事。

有人可能會說,誰不知道最好靠自己,但自己連眼前的生活也很難過,怎可以「積穀防饑」?但我身邊亦有一些原先不太富有的人,晚年過得較比他富有的人還要好。有沒有積累,除了看收入外,還看如何花錢,收入少的人一樣可以有積累。再者,人除了可以積累金錢外,還可以積累知識,其成效比積累金錢更好。

此外,人還可以「養兒防老」,兒女與自己有血緣關係,又受過自己養育之恩,靠兒女總可靠過等社會上非親非故的人施以援手。政府能逼人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嗎?我很懷疑。

施永青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