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融圓通
圓融圓通
圓融圓通

社交媒體下建立品牌

2016/02/25 08:41:54 網誌分類: 經濟
25 Feb
        互聯網的發達,社交媒體的興起,不僅改變了市民日常的購物習慣,也造就了企業新的營運模式。品牌再不能像以往一樣單向傳銷,而是需要結合不同平台,加上互動元素吸引顧客。不過,據新一期《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所指,無論企業投放再多金錢,社交媒體上的表現還是差一點點。究竟問題出在哪裏呢?

        無可否認,社交媒體提供了一個更直接的平台接觸用戶。假若有好的發佈內容,不但能夠引起用戶的注意,更能夠藉社交媒體上的分享功能,把訊息散播到更廣領域,甚至成為一個關注焦點,把用戶集中在品牌的專頁平台上。

        須了解大眾文化

        不過,要能夠成功製造引起用戶興趣,必須先了解何謂「大眾文化」(Crowdculture)。數碼科技不但創造了新的社交網絡,也大大促成新文化。以往,文化創新是由小眾群體刺激主流規範而成,再由企業及媒體作為中間人,把有價值的新思維帶進大眾市場。不過,現在的社交媒體卻打破了地域區限,大大增加了小眾群體的形成速度及密度,也把他們崇尚的文化價值直接與群眾接觸。大眾文化便在這個百花齊放的環境下形成,並衍生不同的「次文化」與「藝術世界」。

        大眾文化同時也快速塑造了文化原型(CulturalPrototyping),能夠取得市場對某個觀點或主意的即時認知。不過,企業一般未能夠適應大眾文化形成的速度,也未能把企業訊息,轉換成適用於大眾文化口味的產品。要在社交媒體下的建立品牌,依循大眾文化的特色,文中介紹了文化品牌(CulturalBranding)的方法-找出大眾文化所關注的意題,再把其與品牌拉上關係。舉例說,運動服裝品牌UnderArmour近日推出了「IWillWhatIWant」的活動,邀請女性名人穿上其品牌衣服,在社交媒體上宣傳打破傳統的訊息。

        其中一段短片拍攝了身穿UnderArmour服裝的芭蕾舞蹈員,講述她如何從當初因為身形被拒絕當舞蹈員,到現在創出了一片天。UnderArmour藉打破傳統的思想意識,成功建立起其在大眾文化下的品牌形象。

        如何在大眾文化與品牌哲學中找出共關聯性,把其轉換成商業機會,並在社交媒體中建立起品牌形象,最重要還是要懂的抓住大眾文化的心理。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透過以下電郵跟我們聯絡。info@yuantunwg.com.hk

        資深財經公關

        陳民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