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融圓通
圓融圓通
圓融圓通

從圍棋戰反思人工智能

2016/03/15 08:41:52 網誌分類: 經濟
15 Mar
        世界棋王李世石與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的圍棋大戰引起全球關注,在連輸三局的情況下,李世石終在周日的第四局中反勝對手,更找出AlphaGo的兩項弱點。最終局將於今天舉行,就算李世石取下第五局,以總局數來算仍將是AlphaGo勝出。不過,人工智能勝出圍棋以後,又如何呢?

        李世石在第四局中以白子取得首勝後,在首爾四季酒店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會中,他解釋AlphaGo在第四場對弈中露出了兩個弱點,首先,AlphaGo比較畏懼以黑子下棋;其次是當它碰到沒有意料到的一着時,會呈現一種Bug狀態,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AlphaGo的對應能力就表現較差。無疑。李世石與AlphaGo的對戰,對進一步改善人工智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研發AlphaGo的DeepMind團隊曾經介紹,AlphaGo的養成分4個步驟:第一是整理過去人類對弈的80多萬盤棋局;第二是像訓練小狗般,把第一步得到棋譜作為訓練,以培養它預測人類下一步棋的技能;第三是讓第二步訓練得出的小狗每天和自己下100萬盤棋;第四是把第一步與第三步得出的棋局,再訓練小狗成為AlphaGo;故此,AlphaGo可以說是基於1億盤機器棋局,以上80萬盤人類棋局訓練出來的人工智能。

        不過,正正因為這種訓練模式,讓AlphaGo下棋的選擇以「贏自己」為標準,而非「贏對手」,因此它每一步其實都在打自己。而且它所下的棋限於對前人的分析,認知局限在已有知識,而非「thinkoutofthebox」。

        走得太遠或有致命後果

        AlphaGo的表現固然讓人驚訝人工智能的精準運算,但也顯示了它未有真正做到人類的「自我學習」。不過,人工智能是否須達到人類自我思考的水平,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著名科學家霍金、電動車Tesla創辦人伊隆馬斯克聯同百多位創科界巨人曾聯名發起一封公開信,說明他們對人工智能的擔憂,認為其比核能對人類帶來更多威脅。假若管理得好,人工智能對人類生活將會帶來莫大幫助,但若忽視它的潛力,後果則有可能一發不可收拾。

        人機圍棋比賽,除了欣賞人工智能媲美人類智慧,也引起了大眾對科技研究的反思。在不斷探索科技未知領域的同時,更加需要深思「走得太遠」會否帶來後果。

        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通過以下電郵跟我們聯絡:info@yuantung.com.hk。

        資深財經公關

        陳民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