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按陰霾

2008/01/05 12:03:29 網誌分類: 經濟
05 Jan

早在2007年12月14日的的報導,說{任總:港銀行或因次按<見紅>}

當時付上{部份銀行次按的相關資產總額}=>(這個名題,我想或可解作:那銀行於次按的涉資額吧)

現照抄打出列表如下: 

 

銀行

金額(億港元)

中國銀行(3988)

626

渣打(2888)

130

中銀香港(2388)

96

中信嘉華

26

富邦香港(636)

4.6

 

因母親鐘情銀行股,就”好像”比較安全,不過,次按陰霾一日未解決,現況投資銀行股,就算老大哥5號仔匯豐銀行的股票超值,但也弱勢浮現,現今股海又大上(奧運,直通車放行..)大落(宏調.次按問題.奧運的完結..),真的不敢輕言買股了,也不斷看到 陸羽仁 老師分析市場狀況,替人解答心中疑慮....也做了點資料搜集看看~一於等待時機吧...

 

注意:任總是在07年12月尾說出有關言論的,而留意了半個月(現在是月頭),看到不同的銀行股真的越發向下了....真的有波幅,無升幅???

 

 

銀行市值榜中資攬冠亞中資佔三席2007年12月31日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9/1/1/595677/1.html

 

【東方日報專訊】次按問題令多家美資銀行蒙受損失,股價於過去一年一蹶不振,在全球銀行市值排名榜中,去年位居榜首的花旗因股價一年內急挫百分之四十七,已跌出五大之列。中資銀行備受追捧,令工商銀行(1398以三千三百八十四億美元市值名列首位;至於中國銀行(3988)即使股價按年下跌百分之十一,亦能位居第四。

 

工行2.64萬億居首

 

中、美金融機構的市值排名在過去一年重新「洗牌」,不少美資機構均跌出五大之外,取而代之的是中資機構。

 

花旗集團由去年的第一位跌至第六位,工行以三千三百八十四億美元(近二點六四萬億港元)的市值榮登目前全球市值最大金融機構之位,建設銀行(0939則以二○一○億美元居次。

 

在港上市的中資六行中,持有最多次按資產的中國銀行亦不甘示弱,以一千九百七十六億美元位居第四。

 

首五大中資佔三席

 

目前全球市值首五大金融機構中,中資行佔了三席,美資行只有美國銀行僅排第五,至於滙豐控股(0005則排名第三。除因次按問題令不少美資行需作大額撥備外,拖累股價連番下跌及市值縮減,亦反映中資金融機構的地位日漸提升。

 

工行A股過去一年上升約百分之三十一,即使H股亦錄百分之十四點九升幅,反觀花旗集團股價期內大瀉百分之四十七點四,市值排名亦因而此起彼落。

 

 

簡單而言:

 

全球市值首五大金融機構排名:

1.工行(13983,384億美元市值名列首位

2.建行(0939

3.匯控(0005

4.中行(3988持有最多次按資產.1,976億元市值

5.美國銀行(美資)

6.花旗集團(由去年的第一位跌至第六位,股價瀉了47.4%

 

 

 

香港 - 雷曼兄弟表示, 內地進一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以及緊縮信貸, 令大型中資銀行更具防禦性, 首選工商銀行(1398.HK), 予「增持」評級。 雷曼稱, 工行在02-05年貸款增長低於10%, 未來貸款增長目標亦穩定於10%水平, 相信在緊縮信貸環境下, 工行最具防禦性, 其受內地緊縮貨幣政策的影響最少。 雷曼又指, 工行是業內其中一家多元化收入組合的銀行, 並相信其穩健的盈利增長可持續。 雖面對內地調高準備金, 但相信其資金成本維持穩定, 由於工行擁有龐大零售網絡, 以及客戶存款基礎, 預期明年淨息差將可持續擴闊。

 

http://getjetso.com/forum/thread-251283-1-1.html

 

中國銀行(3988.HK)料反彈1-2%﹔次按資產減少

次按問題深不見底,華爾街證券行及銀行一再上調撥備金額,中資銀行中,以中國銀行(3988的情況最受市場關注。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昨天指出,次按資產的年底結餘必定會有所減少,並正尋求出售這類資產的機會

 

截至9月底,中國銀行持有次按及CDO債券的帳面值為596.87億元(人民幣‧下同),肖鋼昨天一再強調,相關資產只佔債券投資2.8,「即使造成損失亦是相當有限,中行可以承受。」他指出,由於債券正常到期等因素,這方面資產至年底必定會減少,現時已沒有再購入CDO,亦不排除會出售資產。

 

不過次按問題惡化,債券能否成功出售亦是市場的疑問,「這不一定有困難,我認為還是有機會的……但要看對手交易及報價的情況,已有機構有興趣」。

 

拓壽險業務 待監管機構批准

 

在主營業務上,他指出未來有一個增長亮點是在發展內地的人壽保險業務,因為這會帶來穩定的資金來源,而且發展有很大的潛力,已多次跟銀監會及保監會進行溝通,得到原則上的支持。擴充模式將包括自設、收購或跟內地保險公司合作的形式進行。

 

不過作為擁有最多海外資產及經營經驗的內地銀行,中行並不熱中於海外併購,仍是主張以自然擴充為主,海外併購為輔助,「不是向外收購銀行就一定能賺錢的……市場應好好分析,併購失敗的例子很多的呢!」

 

他續指,宏觀調控將促使中行更大力發展非利息收入業務,該行擁有保險公司、投資銀行等業務,公司結構上有發展優勢,而且內地資本市場蓬勃,資產管理業務的潛力亦很龐大,該行拓管資金的總額便達800億元。

 

另一方面,近日策略股東淡馬錫減持10.82H股,肖鋼指,沽售數量只佔其持股一小部分,而且淡馬錫也有沽售其他公司,這並沒有影響雙方的合作和往來,淡馬錫仍有派人到中行的董事會,對決策也有一定影響。

 

 

 

次按陰霾重現 亞股大跌 2007/12/14

 

http://hk.epochtimes.com/7/12/14/56660.htm

 

 【大紀元綜合報導】由於美國的次按危機陰霾重現並向外擴散,觸動亞洲股市昨日全面大幅下跌,其中港股插水776點,跌幅2.72%。財經官員與市場人士都憂慮美國次按問題造成影響的最壞情況仍未出現,而且有可能由西方國家蔓延至新興市場。雖然一般估計對香港影響不大,但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指出,部份本地銀行可能因次按問題出現虧損,而香港金融市場也會出現很大波動。

 

據中央社引述香港法新電,由於各國中央銀行紓緩全球信貸緊縮的一項合作計劃未能發揮作用,亞洲股市昨天大幅收黑。目前的信貸緊縮問題始於美國次級房貸業。

 

根據合作計劃,美國聯儲局將設立暫時性資金標售管道來對各銀行融資,並且與歐洲和瑞士的央行建立若干信用額度,以取得額外資金。這是2001911恐怖襲擊以來,各國規模最大的協同一致資金挹注行動,但投資者擔心,這只表示次按危機的最壞狀況尚未發生。

 

受次按危機重燃影響,除港股外,東京股市昨天重挫2.48%,上海跌2.47%,深圳跌4.73%,孟買跌1.33%,新加坡跌1.97%,雅加達跌1.4%。其它地方跌幅較小。

 

任總:部份銀行或虧損

 

與此同時,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昨日在北京表示,市場要有心理準備,可能有香港銀行會因為次按投資而致業績出現虧損。如果真的出現,就是9899年以來,本港再有銀行業績出現虧損。但任總認為,美國次按問題對香港影響不大。

 

本港上市銀行之中,包括匯豐、渣打、中行和中信嘉華等7家銀行都曾經披露持有次按相關投資。評級機構穆迪曾估計,中信嘉華為旗下結構投資公司作出的撥備,可能相當於全年盈利。

 

任志剛早前曾說,香港除了受到美國經濟影響外,同時亦受到內地宏調措施的影響,兩者形成很大的拉力,因此在次按問題解決前,香港市場出現波動亦會很大。但他相信香港市場非常成熟,有能力承受。

 

港府經濟顧問郭國全則表示,估計次按問題最壞情況仍未出現,雖然香港暫時未受影響,但不可掉以輕心,因為信貸市場正經歷一場金融風暴,相信會由西方國家蔓延至新興市場。◇

 

 

 

富邦次按影響微 比重僅佔總產值1%     14/12/2007

 

http://kui.name/NEWS/HK/2007-12-14/100010.html

 

次按陰霾未散,本港銀行會否受牽連,再次成為市場焦點。富邦香港(0636)董事兼行政總裁李晉頤重申,該行與次按相關的投資不多,因此預期今年盈利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加薪料與通脹看齊

李晉頤解釋,該行早前公布持有9,000萬美元與次按相關的投資工具,現時數目可能已減少,佔總資產值比重不高,僅略高於1%,因此對盈利影響不大。他又稱,早前已按市價為次按投資作撥備,會否增撥要視乎年底情況而定。

 

美國經濟增長可能放緩,李晉頤相信,美國明年最少再減息半厘,港息會否跟隨,要視乎屆時本港的資金市場情況,低息環境對香港銀行經營有利。

 

富邦香港將於明年一月調整員工薪酬,李晉頤指出,加薪幅度會緊貼市場,料與通脹相若,並且應會發放花紅。他續表示,該行員工流失率與市場水平相若,明年會增聘人手,但沒有透露數目。至於分行方面,他預期明年最少增加兩至三間分行。

 

 

 

 

 21家外資銀行改制設立法人銀行 今後將調整外資入股金融業限制

 

http://www.iatonews.com/news/newsdesc.jsp?id=71278

 

    近年來,外國銀行紛紛來中國開展業務。

 

    中國銀行業全面開放一周年,在華外資銀行經營成果豐碩。中國銀監會銀行監管三部副主任漆艱明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說,到今年10月末,在華外資銀行資產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1%,銀監會已經批準了21家外資銀行將他們在中國境內的分行改制為法人銀行,同時我國的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也在積極進行跨國發展合作。漆艱明還表示,未來將適時、適度調整外資入股我國金融業的限制。

 

  6家獲準經營人民幣業務

 

    漆艱明說,銀監會積極兌現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取消了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限制,外資銀行可以在全國範圍內向其客戶提供人民幣服務;在華外資銀行的市場格局由分行主導向法人主導過渡平穩。截至今年10月末,有21家外資銀行獲準將其在中國境內的分行改制為法人銀行,其中13家已完成改制並開業,8家正在改制籌建中。

 

    此外,中國還向外資銀行開放了中國境內公民的人民幣業務。目前,6家外資法人銀行已獲準並陸續開始向中國境內公民提供人民幣服務。同時,為落實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成果,我們推動了銀行卡業務的開放。目前已批準匯豐銀行(中國)等5家外資法人銀行經營銀行卡業務。它們在滿足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銀行卡業務相關技術標準後,將可正式開辦銀行卡業務。

 

  外資銀行資產1539億美元

 

    漆艱明說,在華外資銀行總體發展比較穩健,業務經營也較活躍,資產負債增幅較明顯,本外幣業務都獲得了較大發展。截至今年10月末,在華外資銀行資產總額1539億美元,佔全國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的2.24%。各項貸款余額88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7.8%;各項存款508.7億美元,同比增38.47%;外資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為0.59%。

 

    截至2007年10月末,已有35家境外機構投資入股23家中資銀行,入股金額達210億美元。

 

    統計顯示,截至2007年10月末,我國有在華外商獨資銀行20家,下設分行95家;合資銀行有3家,下設5家分行和1家附屬機構;外商獨資財務公司3家;另有22個國家和地區的72家外國銀行設立了130家分行。

 

  9家外資機構入股國有銀行

 

    引入戰略投資者是我國大型銀行改革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工行、中行、建行、交行4家實施股份制改革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以實現“引智”和“引制”為目標,分別吸收了來自5個不同國家的9家外資金融機構投資入股,其中既有國際一流商業銀行,也有投資銀行、保險公司等多種類型的金融機構。

 

    漆艱明介紹說,4家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後,通過股權紐帶與其結成了較為緊密的戰略伙伴關系。以2006年為例,這些外資金融機構與上述4家銀行共啟動了53個不同領域的305個合作項目,通過75個培訓項目為4家銀行培訓員工達1萬多人次,不僅在業務上為4家銀行帶來了直接效益,為4家銀行的發展積累了重要後備力量,而且為4家銀行轉變經營管理理念和提高業務水平起到了“催化”和“助推”的良好作用,有效提高了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公司價值。

 

    目前,這4家銀行綜合競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與國際先進銀行的差距不斷縮小。到2007年第三季度末,4家股改銀行的資產利潤率和資本利潤率已經基本達到了國際先進銀行的平均水平,資本充足率顯著提高,不良貸款比率穩步下降。

 

    商業銀行加快“走出去”

 

    今年以來,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根據自身定位和發展戰略,在國家政策和自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逐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漆艱明介紹說,最近,工商銀行已經成功收購了印尼的HALIM銀行,並積極籌劃通過並購和新設機構等多種方式在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增設營業機構。中國銀行將“走出去”與綜合經營戰略相結合,通過在中國香港的子公司整體收購了新加坡飛機租賃公司作為參與國際金融租賃業務的平台,其英國附屬行也已順利開業,在英國形成了子行、分行並行的經營模式。

 

    同時,建設銀行收購美國銀行(亞洲)有限公司後,實現了中國的港澳市場的跳躍式發展,並成立了澳大利亞代表處,同時開始在越南申設機構。交通銀行也已獲準在德國、澳門等地成立分支機構。此外,股份制銀行招商銀行紐約分行設立的申請,最近也得到了美國監管部門的批準。

 

  鼓勵填補金融服務空白區

 

    在談到今後對外資銀行的監管思路時,漆艱明說,銀監會將在以下三個方面加強監管︰

 

    一是適時、適度調整外資投資入股金融企業的限制,積極推進區域金融開放與合作。同時,繼續引導外資銀行合理布局網點,中西部地區設立分行的申請優先審批。

 

    二是全面推行外資銀行風險監管框架,以非現場監管信息系統為基礎,監測分析外資銀行跨境資金流動,監控大規模、非正常跨境資金流動,提升風險預警和評估能力。同時,密切跟蹤國際金融市場發展動態,關注外資銀行流動性變化情況。

 

    三是按照高風險多監管、低風險少監管的原則實施個性化監管,激勵外資銀行根據中國市場實際情況不斷改進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確保管理能力與業務發展相協調。

 

    漆艱明說,銀監會繼續鼓勵和引導外資銀行向銀行業金融服務空白地區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鼓勵外資金融機構以多種方式參與我國銀行業的改革發展,促進中資銀行綜合競爭力的增強。(田 麗)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